最近這場北約峰會,可以說是近年來最“寡淡”的一次。沒有重磅決定,沒有激烈爭吵,更沒有針對性強的聲明。韓國沒來,日本也沒來,連中國都“缺席”了。當然,這話是德國媒體說的,不是說中國沒派代表去,而是在峰會后的聯合公報中,壓根就沒出現“中國”這個詞。要知道過去兩屆的峰會,北約的聯合公報里都會點名中國,甚至說中國是“系統性挑戰(zhàn)”。可今年呢?一句話沒提。不是因為中國不重要了,而是因為中國太重要了,重要到他們現在都不敢亂提。
想起一句話特別貼切:當你真的對他們構成威脅時,他們反而不說你是威脅了。
你看最近的一些事就明白了,前不久巴基斯坦和印度在邊境上空爆發(fā)沖突,巴方動用了中國的殲-10C戰(zhàn)機,一口氣打出6:0的戰(zhàn)績,連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陣風戰(zhàn)機都被擊落。這一下,讓西方國家非常尷尬。怎么夸陣風好用了幾十年,結果被中國戰(zhàn)機輕松干掉?這不就等于打臉北約軍工了嗎?
再說了,現在中國掌握著全球最關鍵的一些資源,比如稀土。這些稀土是做導彈、雷達、戰(zhàn)斗機必須要用的。中國現在卡著這些資源不出口,北約不少國家已經開始著急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在峰會上跳出來說中國威脅大?那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錢。現在特朗普又回來了,他逼著歐洲各國提高軍費,這時候哪個國家還跳出來說中國是威脅,是嫌自己的軍費漲的不夠多么?
再往深里說,其實這也說明了一個變化:中國不再是“別人家的問題”了,中國已經成了“他們內部的問題”。現在無論是稀土、還是軍工、還是科技,中國都成了他們繞不開的對象。再說什么挑戰(zhàn)、威脅,反而顯得自己沒信心。
你看,有意思的是,以前北約總愛“念叨”中國,說東說西的。但現在他們閉口不談。不是關系緩和了,而是他們不敢談了,談了反而讓自己更難堪。就像有人在門口吵嚷著要打架,結果你從房間里走出來,他立馬裝作沒看見你。
還有人問:那為什么韓國和日本也沒來?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北約內部的“調子”已經變了。過去,他們希望借助日韓配合,增加亞太影響力。可現在日韓自己也要權衡,你總不能老是替別人沖鋒陷陣吧?再加上這次峰會本身也沒什么新意,日韓自然就懶得配合了。
中國沒來,北約不提,但處處都是中國的影子。從軍費爭執(zhí),到技術焦慮,再到資源依賴,哪一件不是跟中國有關?可他們選擇閉口不談,就是怕越談越沒底氣。
確認過眼神,真的惹不起,“列強竟是我自己”。這話不只是調侃,更是一種現實。下一步怎么走,還得看中國怎么出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