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伊朗和以色列的正式停火,這場由伊朗、以色列以及美國三方參與的中東大亂斗,算是告下了一個段落。而有意思的是,在這場沖突中,沒有一個人覺得自己是輸了,都在瘋狂慶祝。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表示:敵人妄圖摧毀伊朗核設施、引發社會動亂的陰謀徹底失敗。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稱:已“挫敗”伊朗核項目,實現“歷史性勝利”。
美國總統特朗普炫耀道:美國的空襲終結了戰爭,就像廣島和長崎那樣。
好家伙,以前我們總說戰爭沒有贏家,可現在的戰爭好像全是贏家。之前的印巴沖突是“雙贏”,這次的以伊沖突更是直接“三贏”。
美國說自己終結了戰爭,以色列說自己實現了勝利,伊朗說自己挫敗了敵人。如此一來,中東沒有輸家,美國依舊偉大,以色列還是地區一霸,伊朗仍然強得可怕。
這怎么看都像是之前印巴沖突的翻版,各自都達到了吵架的最高境界,不管對方怎么說,我只說我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結果看似離譜,實則很合理。因為戰爭輸贏這東西從來都是相對的,需要從實際的需求角度去評判,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可能有的戰爭是舉旗投降就算輸,有的戰爭是丟了某城某地算輸,而有的戰爭則是徹底被滅國才算輸。這就好比咱們上學考試,學渣能及格就行,普通人考80分就算優秀,而學霸必須得要考滿分。
所以對于伊以沖突中的各方輸贏,我們需要分兩步來分析。
先看他們的目的是什么,再看他們是否完成了目的。
如果是,那就可以算作贏!
首先是最先出手的以色列,他們是希望盡可能的打擊伊朗的軍事存在,尤其是核設施,以削弱其對以色列的威脅。而對于這樣一個戰略目的,他們其實一開始就已經達成了,而且是完成得很漂亮。
可以看到,在這一次的沖突中,以色列依靠自己強大的情報收集能力、對制空權的絕對掌控,以及對伊朗長期的間諜滲透。在沖突爆發的第一天,便是摧毀了包括諸多核設施在內的大量伊朗軍事目標,同時還襲擊暗殺諸多伊朗軍方高層與核技術研究人員,可以說是戰果頗豐。
另外美國在之后派出轟炸機,對伊朗福爾道、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等三處關鍵核設施進行打擊,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以色列的戰果。
當然后面在面對伊朗持續報復反擊時,以色列表現得比較吃力,一度被伊朗的導彈和無人機給炸得暈頭轉向。但是以色列也一直在反擊,并不是完全被動的挨打。甚至于單論戰場損失,以色列憑借著更加強大的防空火力和空中力量,比之伊朗還要更具優勢。
說白了,這頂多就是一場互毆,而且是一場不分勝負的互毆。盡管以色列受限于國力,在后續沖突中逐漸勢頹,但他們終究是堅持到了停火的那一刻。
總的來說,以色列在這場沖突中是完成了既定目標的,并且在后續也沒有因為伊朗的反擊被翻盤。
所以毫無疑問,以色列贏了,而且大贏。
其次是中途下場的美國。他們參與此次沖突的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重點打擊伊朗的核設施,削弱甚至廢掉伊朗的擁核能力,這是美國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一個是盡快結束沖突,以免自己陷入中東戰爭的泥沼,遭致更大的損失。
他們先是出動包括B-2戰略轟炸機在內的上百架飛機,對伊朗福爾道等三處關鍵核設施進行了重點打擊,連巨型鉆地彈都動用了。在如此規模力度的打擊下,伊朗的核能力不說被徹底摧毀,那也是遭受了重創。
而在美國下場打了伊朗一巴掌之后沒多久,便是有伊朗和以色列停火的消息頻頻傳出。而且似乎是由美國在中間扮演了調停角色,連停火方案都是美國給提的。
很明顯,從現有的結果來看,這兩個目的美國都達成了,而且還有許多額外的收益。
比如在股市,美國憑借對伊以局勢的操控瘋狂收割,可以說是狠狠的賺了一筆。不得不說,特朗普不愧是商人出身的政治家。
再比如因為調解伊以沖突,并成功促成其停火,美國和特朗普在國內國外都可以說是收獲到了一堆口碑,大有諾貝爾和平獎落于我家的趨勢。
所以這一次的伊以沖突,美國也贏了,贏麻了。
最后是作為受害者的伊朗。他們的根本目的其實并不是要復仇以色列和美國,使其付出慘重的代價,甚至于把他們打趴下。盡管從內心意愿上他們非常想這樣做,但是在殘酷的現實國力差距下,他們根本不可能做到。
畢竟伊朗所面對的對手是以色列和美國,一個是打遍中東無敵手的地區一霸,一個更是當今全球最具實力的國家。他們別說是聯手了,就算是單打獨斗,伊朗也難有勝算。尤其是對上美國,那完全是不存在任何取勝的希望。
事實上作為本次沖突中最弱勢的一方,伊朗面對以色列和美國的強強聯手,只要能夠保住政權不倒下,確保哈梅內伊還活著,那其實就已經是完成了目標。至于說還手報復這種情況,不要抱有太多的希望。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堪稱天崩的劣勢局面前,伊朗卻打出了十分優異的表現。他們不僅沒有跪下,還強勢對以色列發起了還擊,甚至一度打得以色列生活不能自理。
要知道后續美國之所以會下場參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以色列面對伊朗的報復,已經出現了難以為繼的情況。想要通過親身入局的方式去轉移伊朗的火力,從而緩解以色列的壓力。
而后以色列會和伊朗達成停火協議,也大概率是因為以色列扛不住了。因為美國下場之后,伊朗并沒有降低對以色列的打擊力度,反而還把強度提升了一些,連“開伯爾”導彈這種壓箱底的寶貝就都拿出來了。
客觀來講,雖然在這場沖突中伊朗的損失很嚴重,更因為順風投降的離譜操作而被大家瞧不起,但他們終究是保住了政權,還打疼了以色列,讓其知道拿捏伊朗沒那么容易。
所以,伊朗也沒有輸。
總結來講,在這一次的伊以沖突中,作為直接參與方的以色列、美國以及伊朗,都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事,或者說完成了既定目標。
這和之前印度那種明明輸慘了,啥都不占,卻大搞精神勝利法,全憑“贏學”辯經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