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金融蓬勃發展的今天,詐騙分子正以AI克隆、數據獵殺等尖端技術重構騙局形態。這類犯罪已從單一話術詐騙進化為包含"仿冒平臺+社交證明+心理操控"的復合型陷阱。
詐騙分子先讓用戶小額投資獲取6%-8%的短期收益,待追加大額資金后,通過后臺篡改數據制造"爆倉假象",再以"補倉解套"等話術進行二次收割。
一:投資理財涉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
1、“GEC環保幣”APP
不法分子打著“世界環保創業基金會”的名義,制作散布涉傳銷、涉詐APP,該平臺鼓吹GEC是區塊鏈、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以GEC幣只漲不跌為誘餌,組織線上、線下活動,大肆發展會員進行GEC幣投資,采用傳銷模式發展下線。
早年該項目就被定性傳銷,很多傳銷高層被打擊,據網友反饋,去年阜陽的王總、楊總從新開盤繼續忽悠。
2、套牌的“奕豐金融”APP
不法分子冒充“奕豐金融”公司的名義,制作散布涉詐APP,打著股票跟投的旗號,聲稱把錢交給他們幫忙投資股票,即可獲得高額回報。
近日,李旭反傳防騙團隊獲悉:仙居縣公安局在偵辦一起“新利眾”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凡在在該縣參與投資“奕豐金融”平臺的參與者請積極報案。
3、套牌的“粵港澳·大灣區”APP
不法分子冒充“大灣區辦公室”的名義,制作散布涉詐APP,虛構推廣高額返利理財項目實施詐騙。
4、套牌的“DG”APP
不法分子冒充“迪拜多種商品交易中心”的名義,制作散布涉詐APP,虛構推廣高額返利理財項目,采用虛擬貨幣交易實施詐騙、洗錢。
近日,據多位網友反饋,該項目目前無法正常提現,要求參與者繳納費用購買稅費,疑似崩盤跑路之前的最后收割。
迪拜多種商品交易中心官方公眾號多次發布聲明:一些用戶在中國社交媒體平臺抖音上聲稱曾在DMCC近期訪華期間與DMCC高管會面,此類信息并不屬實。
5、套牌的“國能”APP
不法分子冒充“國家能源集團”的名義,制作散布涉詐APP,虛構推廣高額返利理財項目實施詐騙。
二: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
1、虛構的“央儲統清”APP
不法分子冒充“工信部”的名義,宣傳是“國家項目”,打著清化債的旗號,制作散布涉詐APP,虛構推廣“央儲化債一檔”“央儲化債二檔”“國策統清一檔”等高額返利理財項目。
據網友反饋,該應用只能通過第三方鏈接、二維碼下載,下載提示未備案,收款賬戶為第三方個人,采用傳銷模式發展下線,涉嫌傳銷、詐騙。
2、虛構的“擴大內需”APP
不法分子冒充“發改委”的名義,打著“擴大內需,提振投資消費”的旗號,制作散布涉詐APP,聲稱注冊即可獲得25000元內需補貼金,虛構推廣“公共服務建設”“智慧科學農業”“生態恢復計劃”“AI人工智能”等高額返利理財項目。
據網友反饋該應用只能通過第三方鏈接下載,下載提示未備案,收款賬戶為第三方個人,同時采用傳銷模式發展下線,涉嫌傳銷、詐騙。
今年2月份,北京警方破獲一起“擴大內需”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抓獲16名嫌疑人。
3、套牌的“人民資產 ”APP
4、虛構的“愛心傳遞”APP
不法分子冒充“民政部”的名義,制作散布涉詐APP,打著“慈善扶貧”的旗號實施詐騙。
4月28日,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發布《西藏“暖陽青稞”愛心債券發行?官方回應》,文中提到,該項目就是詐騙。
5、套牌的“超級工程”APP
三:異地聚集式傳銷
1、鄭州新密“49000”傳銷
模式:該傳銷組織是民間互助理財傳銷變種,內部宣講“公牌跳牌、保本退出”等,鼓吹投資小盤49000、大盤14.4萬,出局可以拿200萬,大小盤同做,最后可獲得900萬元的回報。
2、河北“中綠平債”2900傳銷
模式:該傳銷組織打著“中綠”“化解債務”“國家項目”等旗號,鼓吹投資2900元-43500元加入該組織,可以化解債務,消除違法記錄,出局可以獲得1.5億元的回報。
[此文來源:李旭反傳防騙團隊,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