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折疊屏手機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中國第一季度出貨量同比激增127%,然而這場盛宴的賓客名單卻異常簡短。
尤其是專利封鎖成為行業分水嶺,特別是華為收緊“水滴鉸鏈”這一折疊屏“心臟級”結構專利使用權后,曾經共享技術紅利的友商們突然面臨“無米之炊”的困境。
不過如今的折疊屏市場內卷還是很嚴重的,友商都在發力大小折疊屏,且帶來了很不錯的配置參數提升。
只是華為手機一直都非常激進,尤其是華為Pura XT浮出水面之后,更是以新專利+新形態的策略沖擊市場,因此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具體的表現吧。
據悉,華為一項全新三折疊屏專利引爆科技圈,這一創新設計將電源接口和后置攝像頭模組全部壓縮至機身一側,形成一條極具未來感的“金屬腰帶”。
更為關鍵的是,這一設計直擊折疊屏兩大痛點:鏡頭凸起導致的機身不平整和折疊狀態下過厚的問題。
如果說以前采用折疊屏手機會有類似的問題,但升級之后則可以解決此類問題,起碼手感上會變得非常出色。
此外,專利細節揭示了三大突破:折疊后整機厚度有望降至12mm以內,比現款三折疊機薄約1.2mm。
然后就是折疊狀態下用戶可直接利用背部副屏預覽側邊主攝畫面,大幅提升抓拍效率;發熱元件聚集單側結合定向風道設計,高負載時核心溫度可大幅度降低。
不過側邊模塊也帶來了重量分布不均的新挑戰,可能導致單手持久握持時的墜手感,因此結果如何,還真的很難說。
但可以看出來的是,新專利被視作對初代Mate Xs的螺旋式升級,回歸外折方案,通過三段式鉸鏈精簡設計,較現款天工鉸鏈減少30%零件,實現了更流暢的開合手感。
在材質工藝上,華為取得顯著突破,甚至背部副屏集成了超光譜環境傳感器,新增紫外線檢測、食物成分分析等實用。
華為在折疊屏領域已形成清晰的雙線布局,此前發布的Mate XT非凡大師定位生產力工具,主打10.2英寸巨屏的三分屏辦公,目標鎖定商務創作群體1。
而新專利的外折機型則聚焦時尚便攜,以更薄的閉合形態、副屏快捷自拍和環境感知功能,精準瞄準潮流通勤人群。
這種“全能旗艦+輕量創新”的雙線策略,既鞏固了高端市場,又探索了折疊屏日用化的可能性,也是提升份額的關鍵。
況且一個追求“旗艦天花板”,一個探索“像直板機一樣用”,這種雙線布局展現了華為對折疊屏市場細分的精準把握。
其次,華為折疊屏的領先地位建立在高達30億元的研發投入基礎上,比如2025年第一季度,華為獨占國內折疊屏市場77%的份額,形成“多旗艦并行”格局。
但市場競爭也很激烈,比如榮耀高管李坤此前曾公開批評部分友商在折疊屏影像技術上“開倒車”,過度依賴機械結構炫技而忽視基礎畫質優化。
小米總裁盧偉冰則在發布會上暗指華為折疊屏“折痕不淺”,并吐槽萬元旗艦“只舍得用一顆揚聲器”。
因此可以看出來,想在手機市場中發展,就必須要遭受一些爭議聲,只有不斷的突破,才能夠被用戶認可。
然后就是華為持續探索更多形態創新,此前有消息稱已申請“帶有可移動升降部件”專利,靈感源自變焦相機,通過伸縮鏡頭解決手機厚度與影像性能的矛盾。
卷軸屏技術也進入華為視野,通過機械結構將柔性屏卷曲收納,使用時橫向拉出實現屏幕無級調節。
這些新形態設備將依托原生鴻蒙系統超過2萬個應用的生態優勢,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部署”,滿足生態需求。
再加上麒麟處理器、紅楓影像等方面正在不斷的突破,因此最終的結果如何,還真的很值得進行期待。
總而言之,卷軸屏、伸縮鏡頭、三折新形態——這些創新詞匯背后,是手機廠商不斷努力得來的結果。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對華為Pura XT有什么期待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