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一位寶媽聊天,她和我說了這么一件事。
她家兒子因為媽媽騎電動車來接放學(xué),感覺有點丟人,因為同學(xué)的爸媽,都是開小汽車來的。
寶媽說:
“現(xiàn)在的孩子都這樣攀比嗎?媽媽騎電動車接送孩子,有那么丟人嗎?”
“兒子叫我不要來學(xué)校門口接,要自己走遠(yuǎn)一點的地方等!你說氣不氣呀?”
媽媽騎電動車接送孩子
你開車來接一個試一下,特別堵,學(xué)校就在家附近,還去地下車庫開車再開去,還不如電動車快。
要是我的話,應(yīng)該不會生氣呀!孩子就是想要享受一下坐汽車接送的感覺嘛,滿足他就好啦。
我家閨女5年級,冬天的時候也會提要求,媽媽你能來汽車接我么?
學(xué)校離家2.5公里,平時都是電動車,電動三輪接接送,早上爸爸基本上都汽車送的。
后來我大冬天,開著車接送了她大概一周左右。
她自己發(fā)現(xiàn)學(xué)校門口那個堵啊……
去的早了出不來,去的晚了進(jìn)不去。
再后來我把車停得遠(yuǎn)遠(yuǎn)的,再后來她就要求,媽媽早還是騎電動車吧,比較快。
現(xiàn)在我閨女,恨不得我騎著電動車去教室門口接,省得她走路了……
我閨女特別喜歡坐電動車,不喜歡開車。她覺得坐電動車挺自由的,有種兜風(fēng)的感覺,特別開心。
我有一個客戶和我住同一個小區(qū),那天看到他騎個電動車,我問他:去干嘛,咋沒開車。
他說:接孩子,特意買的,騎電動車都到家吃上飯了,開車的還堵在校門口沒出來呢……
媽媽騎電動車肯定不丟人呀!咱們騎電動車接送孩子,又方便又環(huán)保呢。
現(xiàn)在有些孩子,可能確實會有攀比的想法,不過別太著急。
孩子只是一時被周圍環(huán)境影響了,找個合適的時機(jī),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聊聊。
告訴他真正重要的不是,接送的交通工具,而是家人的愛和陪伴。
像媽媽騎電動車,一路上還能跟他嘮嘮學(xué)校的趣事,這多溫馨呀。
咱們得引導(dǎo)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明白這些道理。
孩子“愛攀比”并不是虛榮心強(qiáng)
我覺得:有車家庭和沒車家庭的心態(tài),是完全不同的。
說說我小時候,一開始的確會敏感自卑,但是有一天下很大的雨,我躲在雨衣里面沒啥感覺。
下車的時候跟爸爸說話,明明有雨衣和頭盔,但是發(fā)現(xiàn)我爸爸頭盔是一直打開的,臉上脖子上都是雨水,衣服也肉眼可見濕透了。
我問他為啥不把頭盔放下來,他笑著說放下來看不清路啊。
心里賊難受,目送爸爸回家之后,站在一樓,想哭不敢上宿舍。
接著,看到一個阿姨踩單車送女兒來上學(xué)。
瞬間我就明白了,原來每個父母,都是用他們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最好的了。
他們不想買車嗎?他們不想揮金如土嗎?
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愛我而且不求回報。
我還因為一些虛榮心覺得丟臉,對爸媽的愧疚和心疼決堤。
從那以后我的虛榮心和敏感就消失了。
主要是我的父母尊重我愛護(hù)我,讓我從小精神上得到富足,所以我用感恩反哺他們。
兒童心理學(xué)認(rèn)為:孩子的攀比心,是在他們社交和成長過程中,為了滿足自我需要和尋求自我肯定,而產(chǎn)生的心理狀態(tài)。
孩子“愛攀比”并不是虛榮心強(qiáng),背后都有是原因的。
孩子受社會家庭同伴等其他影響,難免會產(chǎn)生攀比心。我們父母要正視孩子的這種心態(tài),慢慢引導(dǎo)他們正確看待物欲。
孩子心智不成熟,有攀比之心很正常。
重要的是父母如何去引導(dǎo),教會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發(fā)現(xiàn)內(nèi)心的真實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