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停火雖然已經達成,但是中東局勢依然還是暗流涌動,隨時都有戰火重燃的可能。就在特朗普還在沾沾自喜,將“調停”伊以沖突視為是自己的“豐功偉績”之際。伊朗國防部長已經遠渡重洋,來到了遙遠的東方,很有可能要與中方談一個重要合作,這有可能是自以為精明的美國和以色列都沒有想到的。
根據環球網6月25日公開報道的消息,伊朗國防部長阿齊茲·納西爾扎德乘專機抵達中國青島,這是自本輪伊朗-以色列沖突危機爆發后,伊朗高層官員首次訪問中國。據悉,納西爾扎德本次訪華的主要任務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國防部長會議,除伊朗防長外,包括俄羅斯防長別洛烏索夫和巴基斯坦防長阿西夫在內的多國防長也參加本次防長會議。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樣,伊以沖突雖然表面上已經告一段落,但是侵略成性的以色列并未放棄在中東大搞軍事擴張的野心。以色列與哈馬斯、胡塞武裝之間的沖突也依然還在繼續。另外,伊朗的核計劃雖然受到了重創,但是依然還在推進當中,這也就意味著,伊朗與以色列-美國之間的根本矛盾并未得到有效解決。甚至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都已經公開表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沖突可能再次爆發,也許很快。
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朗需要尋求更可靠的安全伙伴,伊朗防長來華,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向國際社會傳遞信號:伊朗重視與中國在安全領域的對話與合作。對于長期面臨外部壓力的伊朗而言,深化與中國的友好關系,不僅是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更是提升國際話語權的重要途徑。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來華之后,伊朗國防部長已經公開向中方表示了感謝和“充足的誠意”。他表示,在伊朗近期遭受的襲擊期間,中方對伊朗的正當合法自衛立場予以充足的理解和支持,伊朗非常感謝中方的支持。同時,他還呼吁中方“繼續主持公道”,維護當前伊朗和以色列的停火協議、緩和日益緊張的地區局勢。
當然了,伊朗防長來華的目的是參加上合防長會,其不遠千里來華的目的之一,很有可能就是為了加強與中方在國防和安全領域的合作,而這,也正是伊朗這個“中東雄獅”目前所亟需的。根據多家媒體的公開報道,不久前,伊朗國防部長已經與多國防長一道參觀了解放軍海軍強大無比的052D型驅逐艦。這也似乎傳遞了伊朗方面希望與中方加強國防合作的重要信號。
中國近年來在軍工領域的突破有目共睹,從性能優異的紅旗系列防空導彈,到先進的殲-10CE戰機,都展現出強大的作戰能力,這些都是伊朗眼下急需的“硬通貨”。而一場伊以沖突,也確實暴露了伊朗在軍事領域的諸多短板。比如在此前的沖突制作費,以色列空軍戰機多次出入伊朗首都德黑蘭如入無人之境,這其實就已經說明了伊朗嚴重缺乏先進戰機的事實。
在以色列的第一波空襲之中,以色列空軍的大量戰機其實基本沒有進入境內,而是在伊拉克領空向伊朗發射導彈。看到這里,相信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很眼熟。沒錯,在印巴空戰之中,印巴雙方的戰機,也同樣都沒有進入對方境內。
巴鐵空軍裝備的殲-10C戰斗機,憑借強大的機載雷達和整個作戰體系的支撐,擁有在遠距離外發現印度戰機的能力。試想一下,如果伊朗也能夠裝備一些搭載了大功率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0C戰斗機,那么伊朗空軍同樣也能夠擁有一定的超視距打擊能力。以色列空軍,可能就不會這么放肆了。伊朗空軍現有的米格機和F-14戰斗機,其實都已經極為老舊,根本就不符合現代戰爭的要求,更不可能抵擋如狼似虎的以色列空軍。
因此,如果伊朗能夠通過這一契機,加強與中方的國防和安全領域的合作,這對于伊朗維護區域和平,加強自衛能力而言,都具有極大的好處。中方在中東問題上的立場一貫都是嚴守中立,勸和促談,絕不會激化區域局勢。
因此,中方即便是與伊朗進行相應的合作,也一定會在國際法的框架內進行。當然了,如果伊朗誠心實意第希望與中方進行合作,那么也應該拿出足夠的誠意出來,中途變卦、三心二意,都會損害伊朗的國家信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