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這樣的教師培訓嗎?”
沒有專家講座,沒有被動聽課,只有——探究、互助與成長的火花。
在鼎文,我們始終相信:教育者的專業成長,是送給學生最好的禮物。正如IB教育理念所強調的“終身學習者”精神,教師發展的最高境界,正是讓每個人都能成為照亮他人的光源。本學期,一場別開生面的“雙導師制”教師培訓在小學部悄然綻放......
培訓亮點速覽
培訓緣起
- 數據說話:在最新教師調研中,大部分小學部教師表達了對PYP項目的深度探索意愿。
- 需求回應:小學部的Betty老師領銜設計的“雙導師計劃”應運而生,創新采用“互為師生”的成長模式。
- IB基因:將探究循環圈(Inquiry Cycle)融入培訓設計,讓學習過程本身就是PYP理念的生動詮釋。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著探究循環圈來感受本次培訓吧!
探究之旅全景呈現
導入階段:三維定位教育坐標
我們通過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老師進行思考。
--個人維度:通過“自畫像工作坊”,老師們用色彩與關鍵詞勾勒職業理想。
在“你期待自己成為什么樣的老師?”環節中,老師們選擇三個關鍵詞,并饒有興致地繪制了各自的自畫像,有的想成為一名富有好奇心、熱愛、及時反思的老師,有的想成為幽默、風趣、學生愛戴的老師……,有的想成為炫酷、冷靜、富有創造力的老師……
--學生維度:1-5年級童言童語收集,聽見“溫柔有趣”“會玩會教”的期待。
但“鼎文學生期待的老師是什么樣子的?”,為此,在培訓前我們特地收集了一到五年級學生的聲音,他們期待的老師是溫柔的,有趣的,作業少的,游戲多的……
--學校維度:深度對話鼎文使命與十大精神,發現教師特質與學生培養的鏡像關系。
那“鼎文期待我們成為什么樣的老師?”
為此老師們一起頭腦風暴了鼎文的理念、使命以及十大精神。最后,大家總結出要想培養具有這十大精神的學生,首先自己要成為具有這十大精神特征的老師。
發現階段:構建專業成長坐標系
那“我們離優秀的老師還有多遠?”,為此,老師們通過“優秀教師勝任力模型”的評估表進行自我評估,量化專業優勢與發展區間。
整理階段
通過評估,老師們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長處以及有待提高的地方。
進一步研究、得出結論階段:打造學習共同體
老師們基于“我能教/我想學”的問卷信息,現場進行“閃電約會”式導師雙選會,每個人既是學習者,也是教學者。在熱鬧的互相環節,大家很快便找到了自己心儀大導師,在一起激烈地商討著學習的目標,行動計劃并簽署了“互助協議”,形成了跨學科、跨年級的微研修網絡。
行動階段:構建持續性成長生態
為了更好地支持老師們的行動計劃,學部給到老師們三周的自主研討時間。
直到當天培訓結束,仍有老師不舍離開,在討論著自己的研討劃。“雙導師培訓計劃”融入IB理念中的“能動性”,極大地調動了老師們的積極性,也為學部的教師培訓注入了新鮮的活力。這三周里,伴隨著緊張而繁瑣的工作,老師們依然默默地抽出時間進行研討,有的是對當下發生的問題分享與商討;有的是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指導;還有的是跨學科的經驗分享與交流……但這不僅僅是老師們互相學習的機會,更是老師們在體驗中感受IB理念的過程。
IB理念的創造性轉化
更為重要的是Betty老師將整個培訓升華為PYP探究單元
?中心思想:
“在合作學習中,每個人既是學習者也是引導者,互相支持能夠促進個體成長與社群發展”。
?探究線索:
1. 認識和表達自己的優勢與學習需求;
2. 通過合作與溝通實現共同成長目標。
深化理解:PYP概念尋寶行動
IB探究單元中除了上述兩個要素,還涉及到“超學科主題”、“學習方法”、“育人目標”以及“重要概念”這四個要素。為此,Betty老師創設“尋寶活動”,通過協作學習讓老師們四人一組,每人選擇一個要素進行探究。探究前,老師們各自根據線索尋找藏起來的資料。
找到資料后,根據要求進行自主學習,完成“探究單元”的設計。最后,老師們以小組“專家”的身份組內分享自己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整個培訓,以教師為中心,以基于探究的教學為輔助,激發教師的能動性,在協作學習的過程中引導教師加深對IB PYP的理解。培訓結束后,老師們一個個仍舊意猶未盡,紛紛表示希望新的學年有更多的時間來進一步采取行動落實“雙導師培訓”,還表示希望能夠將IB相關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去。
“這不是終點,而是專業自覺的起點。”Betty老師如是說,“當我們教師率先成為探究者,IB教育的種子便真正開始在校園生根。那些深夜研討的燈光,終將照亮學生的成長之路——這或許就是IB最動人的魔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