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68
孩子上幼兒園,對普通家庭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對特殊需求家庭,卻是一場充滿忐忑的豪賭。
5歲的橦橦渴望同伴卻缺乏自信,孩子爸媽咬牙決定:送他去幼兒園,配影子老師!
沒想到,找老師的過程堪比相親——面試十多人,踩過“高價不靠譜”的坑,躲過“打罵孩子”的雷,好不容易找到合適的,老師卻接連離職……
心累到想吐血!踩過坑,經歷了希望、崩潰、再出發的循環,橦橦媽也總結出了一套篩選指南。
如果你也在為孩子融合教育焦慮,橦橦媽的真實經歷,或許能幫你少走彎路。
文 | 橦橦媽
編輯 | Zoey_hmm
圖源 | Pixabay、Pexels
糾結:要不要找個影子老師
送橦橦去上幼兒園這件事,我和橦橦爸爸討論過很多次才最終下定決心的。
橦橦5歲時,雖然一家人都在努力創造機會讓他和同齡NT小朋友多接觸,幾乎是相親般的給他物色小伙伴。
但一方面白天橦橦都在機構里泡著,只有晚上和周末的時間,還趕上疫情期間孩子們活動受限,另一方面社交能力不足也難以在社區結識到固定的小伙伴,導致他對與同齡孩子接觸顯得既躍躍欲試又缺乏自信。
我和孩子他爸糾結:
“他開始有觀察和參照他人的意識了,經常想去接觸孩子們,我們要給他創造多一點條件。”
“孩子好像還沒有達到能上幼兒園的能力水平,送去能行嗎?”
“孩子能力弱,估計要差不多接近同齡人的水平,七歲八歲都有點難,我們也不能一直等著。”
“聽說有影子老師,要不要試試請一個來幫幫他。”
之前和一些老師和前輩家長交流時,我們多多少少有聽說過影子老師陪讀這種專業的服務。
關于影子老師
一個好的影子老師應該是經過專業訓練的特殊教育背景老師,遠不止于簡單地看護孩子。
我們擔心的孩子不聽課堂指令,不遵守課堂規則,出現情緒問題,社交互動不恰當,自理能力跟不上等,都可以通過影子老師在自然的集體環境中開展教學與能力提升。
而且隨著孩子能力的提升,影子老師的目標應該是逐步減少輔助強度,最終撤出。而幼兒園、小學的集體環境復雜多變,滿足這樣的要求似乎比結構化的課堂中對老師的要求更高。
但好幾年前,深圳幾乎沒有提供專業影子老師陪讀服務的機構,去哪里找到合適的影子老師呢?
找影子老師,難度堪比找對象
通過多方打聽,我們陸續面試了十多位影子老師。總結下來分為三類:
一類是之前在機構工作過,后來離開機構,單獨帶孩子有特教背景的老師。
這類老師更加愿意接收全天服務需求的孩子,要么全天陪讀,要么半天陪讀加半天上門個訓。
老師收費范圍根據以往的工作背景有比較大的跨度,還要多了解老師的耐心和品行。
我們就接觸過一位在某知名機構從事小組課、融合課教學多年,離職后自己做小型工作室的老師。
老師觀察孩子很專業,和我們交流的干預思路也比較清晰,但按小時收費,綜合下來每月費用很高。
盡管老師承諾有信心陪讀半年就可以撤出,但基于對橦橦的了解,我們覺得老師可能過于樂觀。
畢竟陪讀這件事可能是個馬拉松,綜合考慮家里的經濟情況后,我們沒有選擇這位老師。
還有一位老師,有較豐富的特教工作經驗,而且和孩子接觸了兩次我們感覺還是挺有專業基礎的。
但當我們正準備與這位老師簽服務協議時,恰巧從一些渠道了解到這位老師曾在之前的機構因打罵孩子被辭退。
我和橦橦爸爸不禁感慨,找影子老師真的需要一點運氣,算是驚險逃過一劫。
第二類是在機構拓展業務范圍自己培養的影子老師,收費呈現兩級分化。
有一些機構的影子老師是剛畢業的特教專業的大學生或原來從事幼師行業的老師經過機構內部的培訓后上崗的。
還有一些機構則是將個訓課的老師培訓后為孩子同時提供陪讀和個訓服務的。通常前者的收費較低,但這一類老師不太適合像我們家孩子這類需要的支持力度比較大的個案。
比如,有一家機構向我們推薦影子老師服務時,我們和機構督導做過多次線上溝通,感覺督導老師的融合干預思路十分清晰,提到的許多方法也展現出了比較好的專業能力,也強調機構已經對影子老師開展了一系列培訓指導,并會有督導老師提供支持。
了解到影子老師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時,我們有一些顧慮,便要求帶孩子線下和實際陪讀的老師接觸。
擔心老師缺乏個案經驗,遇到能力弱一點的孩子手足無措,無法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
第三類是特殊孩子家長。在學校里摸爬滾打多年,也能更好從家長視角和幼兒園、學校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渠道。
但這類家長通常只陪讀過自己孩子,也可能存在一定思維上的慣性,他們的經驗不一定在我們孩子身上適用,因此能否遇到剛好合適的更靠緣分。
影子老師先后離職,我和孩子他爸急死了
也不知我們見過多少位影子老師了,最終挑到一位感覺還算靠譜的,能單獨接個案的老師。
開學前,我們還特意請影子老師安排了一周的時間帶孩子在家里開展活動。
一方面可以和孩子更快的熟悉起來,另外一方面也讓孩子能夠意識到在影子老師這邊需要遵守相應的規則。這個過程也是影子老師了解孩子特點和能力水平非常必要的環節。
影子老師會帶橦橦在小區周圍開展一些簡單的游戲活動。在家里也會做一些小游戲,過程中再穿插一定的任務要求。
眼看孩子和老師相處融洽,我們信心滿滿以為終于可以松一口氣時,現實給了我們狠狠幾個巴掌,打得我和橦橦爸爸措手不及。
由于孩子的適應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不夠,入園后的第一周,孩子面對這個陌生的大集體頻繁崩潰大哭。
雖然影子老師已經提前一周和他接觸了,但孩子在家庭環境中的表現和在幼兒園中的表現還是有挺大差異。
影子老師對處理他崩潰大哭這些狀況力不從心,于是在陪讀一周后便向我們表示我家橦橦她帶不了了,要求離職。
由于這個影子老師不是通過機構找的,無法協調其他老師交接,這突然的罷工意味著我們前期的大量工作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幼兒園的橦橦
孩子剛上學又得輟學在家?
已經開學了,優質影子老師基本都已確定個案,中途更換難度極大。
當時還是疫情期間,頻繁更換影子老師會給園方帶來管理上面的困難,而且主班老師和副班老師還要重新適應不同影子老師對橦橦的干預和輔助形式。
幼兒園不屬于義務教育,園方接受陪讀本就困難。我們此前為了找到同意影子老師入園的幼兒園,前后聯系了十多所才成功,特別擔心失去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更讓人憂心的是,橦橦剛進入集體環境本就面臨巨大挑戰,如果還要頻繁適應新老師,更容易引發情緒崩潰。
我和橦橦爸爸著急得茶飯不思,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來后,又重新四處打聽,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可以銜接上的老師。
在這位影子老師的陪伴下,孩子總算比較平穩的度過了適應期,園里的老師們也時不時給我們反饋孩子在班級里的一些小進步。
每天晚上查看影子老師的反饋成了我們那段時間下班回家后最要緊最積極的事情。
在我們建立的小群里,我們認真看完老師一天的總結,給出我們的反饋,有對老師的肯定,也有對孩子一些情況的疑問。
一個月過去了,當我們正以為這位影子老師應該可以較長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時,影子老師再次提出了離職的申請,原因是家里有事需要離開一段時間,回來后也不想再做影子老師了,希望去提升一下自己的專業能力。
前面兩位影子老師突然的離職給我們一家人帶來的困擾和警示,讓我們后面再找影子老師時,對穩定性的關注反而比專業性更高。
畢竟頻繁更換老師,對孩子、對家長、對園方或校方,都是一件需要反復適應的事情。
給到家長們的一些吐血建議
踩過這些坑,心累到想吐血后,我也總結出了一套或許能幫你少走彎路的篩選指南。
第一,專業能力之外,重點考察穩定性和抗壓能力。
我們曾遇到老師因干預難度大而壓力過大,甚至影響健康。對于能力尚不足以完全適應集體環境的孩子,影子老師的支持至關重要。一個能穩定陪伴、情緒成熟的老師,是所有干預策略得以實施的基礎。
第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團隊。
我個人建議,要結合家庭經濟情況、孩子能力和家長期待,合理選擇。如果影子老師背后有督導提供專業支持,有同事在特殊情況下提供壓力緩沖,家長會省心很多。融合教育是體系化工作,而非單打獨斗。
第三,溝通能力至關重要。
影子老師是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橋梁。溝通能力好的老師,能為孩子爭取到更友善的包容環境,也能讓家長更高效地了解孩子進展。我們曾遇到過固執己見,無法與班級教師協調配合的老師,這會給融合帶來巨大阻力。
第四,借助一切渠道,了解老師的品行。
這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孩子會有大量時間和影子老師單獨接觸,尤其是非機構推薦的老師,一旦發生意外,家長維權極為困難。
最后,和老師溝通清楚IEP(個別化教育計劃)。
要針對IEP,定期和影子老師討論孩子的進展,以及最重要的——最終撤除的計劃。影子老師的終極目標,是讓自己“失業”。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提供線索/投稿請聯系:contents@dmhxm.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