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熱議新能源時,石油行業正悄然上演“科技革命”——頁巖氣開采讓老油田煥發新生,碳捕捉技術讓化石能源變“綠”,人工智能鉆井機器人深入地下……這場轉型中,石油不僅沒有退場,反而成為保障能源安全的“壓艙石”。技術創新、業務多元化和綠色投資使石油企業可以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潮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石油依然是極具發展前景的領域。
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選擇石油相關專業對未來職業發展無疑是利好的。而想要抓住這波紅利,無需擠破頭進985、211。一所以“石油”為基因的院校,正用畢業生批量入職央企的實力,證明自己是能源賽道的“隱形冠軍”。
這所學校就是長江大學。
長江大學的底氣,寫在它的“血緣”里。這所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高校,從1950年江漢石油學院起步,就開始在我國石油領域發光發熱。如今,它手握5個國家級科研平臺,以及68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在復雜油氣井工程、智能鉆井等領域實力強勁,30年來,石油學科共計斬獲17項國家科技獎,涵蓋特等獎、一等獎等全部獎項類別,成果涉及油氣勘探、開發、儲運、裝備制造等全產業鏈,多項技術突破國際難題,解決我國多項“卡脖子”問題,長江大學是我國能源領域科技創新的標桿,把“專精特新”玩到了極致。
這些成就離不開學科建設的托舉。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不僅是國內一流建設學科、省屬高校一流學科培育建設學科 ,更在教育部新一輪學科評估中躋身全國前五,將一些985、211高校甩在身后。除此之外,長江大學還擁有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和碩士點以及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井工程、油氣儲運工程、油氣田應用化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各4個。這些高水平的學科建設,為長江大學的學生提供了優質的學習資源和研究平臺。
校企合作才是長江學子的“通關秘籍”。長江大學與國內55家包括“三桶油”在內的石油石化龍頭企業和160個縣級以上政府、地方企業建立了校企(地)合作關系,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到真實項目中,提前接觸行業前沿技術,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這些合作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更為他們搭建了通往央企的“就業快車道”。
每年,都有大批畢業生從這里走出,他們不僅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就業市場上,長江大學畢業生,特別是那些來自石油工程學院的優秀學子,備受青睞,成為了各大石油企業的“香餑餑”。據統計,近年來,長江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九成以上,其中不乏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巨頭。這些企業的入職門檻通常較高,但長江大學的學生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成功跨越了這一門檻,實現了高質量就業。選擇長江大學,這里沒有“畢業即失業”的焦慮,有的是中石油HR排隊收簡歷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