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后急切希望對華開啟訪問,這次隨行團隊高管人數眾多。但中方的制裁名單已經公布,魯比奧想來也來不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就多次傳出訪華的消息,而在近日特朗普訪華一事又有了新的發展。根據日本媒體消息,美國政府官員正在為特朗普的訪華之行制定行程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特朗普可能會率領由數十名美國企業高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考慮到近期特朗普在公共場合宣布了中美達成貿易共識的消息,因此有國際問題專家認為,中美在經貿領域所達成的一致共識,將會是特朗普訪華之行的一個定調基礎,為后續雙方的互訪創造了一個較好的環境氛圍。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在當選總統后急切希望訪問中國,可能是因為以下三個動機:
第一點,中美簽署的協議需要得到落實。在這份協議內容中,稀土資源出口成為了一個核心要點。美國想通過與中方的談判對話來確保稀土資源的穩定供應,畢竟不管是美國軍工企業還是高新技術企業,生產運營都需要稀土資源,如果沒有稀土資源,美國將面臨不小的經濟損失。
第二點,特朗普需要維持自己的民調支持率。雖然特朗普是以較高的民調支持再次當選總統,但是其上臺后所推行的關稅政策讓美國經濟面臨不小的壓力,進而導致美國民眾對特朗普政府愈發失望,甚至有悲觀者認為特朗普可能會“摧毀美國”。在支持率不斷下跌的情況下,特朗普希望通過訪華之行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以及通過釋放“對華友善信號”,爭取部分中間選民的支持。
第三點,分化中俄關系。受到俄烏沖突以及多重事件的影響,中俄兩國在包括國防軍事在內的多個核心領域展開重要合作,兩國新時代全面協作伙伴關系也得到了增強,這讓美國坐立不安。為了防止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被動搖,美國就需要對中俄進行分化,畢竟中俄合作完全可以實現1+1>2的效果,將會為全球和平穩定注入新的活力,美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都會被遏制。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中美在經貿領域的交鋒過程和結果都是特朗普“先眨眼”的關鍵。雖然在第一個任期內特朗普所發起的貿易戰讓中國受到了不小的損失,但是中方快速的反應和應對措施讓美國的打壓遏制計劃以失敗告終。只是特朗普這次并沒有吸取上次的經驗,依然妄圖通過非法的打壓遏制手段逼迫中國妥協讓步,而最終結果還是以失敗收場。更重要的是這次中國打出“稀土牌”展現不對等的優勢,讓特朗普不得不低下頭顱的透露尋求談判對話,下次中方同樣也可以打出其他的重要手牌,讓特朗普打消那些不切實際的錯誤妄想。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特朗普開啟第二個任期內的首次訪華之行,意義非常重大,不出意外的話,除了前面提到的數十位企業高管外,美國政府部門的核心要員也會跟隨專機訪問,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一人注定無法訪華,他就是國務卿魯比奧。
這位特朗普政府中的核心成員之所以無法隨團訪華,是因為他已經被中方列入制裁清單,禁止其本人和家屬入境。如果是以前,魯比奧可能會無所謂,甚至還會以此作為吹噓的資本,爭取換取保守團體和右翼勢力的支持。但現在他作為美國外交部門的一把手,在很多時候與中方高層都是通過線上會晤或者第三國對話,在沒有獲得訪華機會的情況下,魯比奧的國務卿生涯將會受到不小的影響,或許他會成為21世紀美國首位無法正常訪華的國務卿。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魯比奧在特朗普核心決策圈中的地位將會降低不少。而造成這一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他自己,終于他也為自己當初的錯誤行徑付出慘痛的代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