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伊朗正忙著準備給被以色列 "斬首" 的高官和科學家辦國葬呢,那邊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突然公開露面了,還對著全國電視講話喊出 "伊朗大獲全勝"。這事兒可有點戲劇性 —— 要知道,伊以停火三天前,他還貓在秘密地下掩體里不露面呢,咋突然就高調現身了?
一、哈梅內伊為啥這時候露面?背后有講究
86 歲的哈梅內伊一露面,先干了件大事:在電視上跟伊朗老百姓說,美國襲擊沒炸掉咱們的核設施,他們就是作秀!反過來,伊朗朝美軍基地扔導彈,那可是 "狠狠扇了美國一耳光"。這話聽著挺提氣,但他露面的真實原因可不止吹牛皮這么簡單。
自打伊以沖突爆發,哈梅內伊為了防暗殺,就躲進了地下掩體,連電子通信都斷了,只靠一個親信傳話。這么一躲,麻煩事兒來了:老百姓看不見他,開始瞎琢磨了 —— 老爺子還活著不?參與國家大事不?甚至有人寫信給政府要說法。所以啊,他這次露面,首要任務是跟大伙兒報個平安:"我好著呢,別瞎猜!"
還有個細節值得琢磨:露面當天,伊朗宣布要辦國葬了。國葬這么大的場面,哈梅內伊大概率得出席,這也說明他覺得現在安全系數提高了,被以色列暗殺的風險沒那么高了,不然哪敢輕易拋頭露面?
二、哈梅內伊說 "扇美國耳光"?實際情況可有點打臉
雖然哈梅內伊喊得響亮,但現實情況跟他說的可不一樣。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確實沒炸掉地下部分,但地面建筑被炸了個稀巴爛。伊朗自己也只能說地下 "受損有限",總不能說一點兒事沒有吧?
再看伊朗襲擊美軍基地這事兒,就更有意思了。伊朗發射 19 枚導彈,18 枚被美軍攔截了,而且襲擊前還提前通知美國讓他們撤人,結果美軍基地壓根沒人傷亡。特朗普后來在社交媒體上 "感謝" 伊朗提前通知,這話聽著客氣,實則是公開處刑 —— 等于說伊朗襲擊就是走個過場,連 "偷襲" 都算不上。
更絕的是,特朗普在北約峰會上還爆料,說伊朗襲擊前還問他 "幾點打方便",他同意了伊朗才動手。這種本該心照不宣的事兒,特朗普偏要捅破窗戶紙,明擺著是羞辱伊朗。要說 "扇耳光",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打臉,哈梅內伊那套 "耳光論",說白了就是對內鼓鼓勁兒的嘴炮。
三、伊朗內部正掐架?鴿派趁他躲貓貓占了上風
哈梅內伊急著露面,可能還跟伊朗內部的爭斗有關。《紐約時報》說,沖突爆發后,因為哈梅內伊一直躲著不露面,伊朗內部吵翻了天,主張談判的鴿派居然占了上風。
鴿派的頭頭包括總統佩澤希齊揚、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穆薩維這些人,他們覺得別跟美國以色列硬剛了,談談解決問題才是正事兒。其實從 2018 年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后,伊朗溫和派就失勢了,直到去年佩澤希齊揚當總統,才重新拿回政府的控制權。但哈梅內伊心里門兒清:讓你們溫和派管經濟、緩和國內矛盾可以,外交上我還是信強硬派那套。
現在問題來了,伊朗這次行動為啥這么糾結?襲擊前先通知美國,打了又沒造成啥損失,跟內部派系分裂脫不了干系。強硬派想硬剛,鴿派想談判,哈梅內伊躲在掩體里不拍板,底下自然亂成一鍋粥。
四、辦國葬 + 領導人露面,伊朗下一步想干啥?
現在看,伊朗辦國葬和哈梅內伊露面,更像是一套 "組合拳":一方面安撫國內情緒,展示 "領導人沒事,國家有凝聚力";另一方面對外喊口號,維持強硬形象,避免被外界看扁。
但骨子里,伊朗現在挺被動的。美國沒炸掉核設施是真,但伊朗也沒能力對美軍造成實質傷害,襲擊還得提前打招呼。哈梅內伊就算露面喊口號,也改變不了實力不對等的現實。而內部鴿派和強硬派的矛盾,估計還得接著鬧,畢竟經濟差、外部壓力大,老百姓日子不好過,誰都想找個出路。
這場風波說到底,就是中東局勢的一個縮影:嘴上喊著勝利容易,真要在大國博弈里站穩腳跟,還得看手里的籌碼和內部的團結。哈梅內伊這次露面是個信號,但伊朗接下來怎么走,是繼續硬剛還是轉向談判,恐怕還得看各方下一步的動作了。咱們就等著瞧吧,這事兒肯定沒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