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從古至今,老師都是最重要的傳道、授業、解惑者,一所高校的師資力量也是考生們選擇高校時最關注的因素之一。在河南師范大學的課堂上,總有一些教授的課程讓學生們爭相選報,他們以深厚的學術造詣和獨特的教學魅力,成為學生心中的“寶藏老師”。
化學化工學院的卓克壘教授便是其中之一。這位從1992年便留校任教的學者,不僅是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更是連續主持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科研能手。在溶液化學、綠色化學和電化學儲能等領域,他發表學術論文 150 余篇,其中SCI收錄120余篇,還兩次榮獲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卓克壘教授不僅在科研上成果斐然,在教學中更是深受學生喜愛。他主講的“統計熱力學”作為物理化學的難點,被他講解得透徹易懂,讓學生們嘆服不已。
作為化學化工學院的副院長,他帶領學院在2012年成功獲批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兩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為學科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卓克壘教授始終將教育放在首位,堅持為本科生授課,讓學生們有機會近距離感受頂尖學者的學術魅力與育人情懷,這樣的機會在許多高校并不多見,也正因如此,他的課堂成為學生們眼中的 “香餑餑”,每到選課之際便一座難求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王曉東教授同樣是學生們追捧的對象。他在本體工程與教育大數據領域深耕多年,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獲得3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并主持多項省級科研項目。然而,王曉東教授的影響力不僅限于科研,更體現在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
2023年,由他參與指導的學生團隊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斬獲國家一等獎,在第十四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獲得多項國家級獎項。
物理學院的特聘教授楊金民則是國際物理學界的知名學者。他1988年從河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碩士畢業,之后在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并在美國、日本等地從事博士后研究。作為河南師范大學的特聘教授,楊金民將國際前沿的物理研究理念帶入校園。教學上,楊金民主講核心課程所使用的教材、講義和作業題全面對標中國科學院大學,為學生提供了高質量的教學內容。而鼓勵學生找到“天賦之所在”,是楊教授的教育之道。
在河南師范大學,像這樣的“寶藏教授”還有很多,他們共同構成了學校發展的核心動力,也為無數學子點亮了求知的明燈。
據《河南師范大學2023-2024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河師大專任教師達2393人,其中雙聘院士9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杰青、國家優青、中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100余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3個,國家教學團隊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在教授授課方面,主講本科課程(不含講座)的教授占學校教授總數的比例達91.66% ,切實保障了本科教學的高質量輸出。
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詮釋著“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內涵。河南師范大學也正是依托這樣一批優秀的教師,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