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加沙北部杰巴利耶,一聲爆炸撕裂了夜空。以軍轟炸過后,20具尸體橫陳街道,鮮血浸透了瓦礫——這僅是昨夜加沙慘劇的一部分。而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另一次空襲奪走了又一個生命。
死亡數字正以驚人速度刷新。加沙衛生部門最新數據顯示,自3月18日以軍恢復軍事行動以來,這片土地上已有617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1378人受傷。炮火之下,每一分鐘都是生死倒計時。
01 國內烽煙四起,民眾怒吼響徹以色列
當加沙在轟炸中顫抖時,以色列本土的抗議浪潮也在同步升級。6月28日,海法市的街頭擠滿了舉著標語的人群。“結束加沙戰爭”、“釋放人質”的呼喊聲此起彼伏。在特拉維夫政府大樓前,數千名示威者用身體組成人墻,要求政府解救仍被扣押在加沙的同胞。
這是以色列與伊朗停火后,被扣押人員親屬首次獲準集會。戰爭期間緊急限制令讓他們憋了太久的憤怒,此刻如火山般噴發。
抗議者格里爾對著鏡頭怒吼:“現在唯一可能創造更美好未來的方法,就是結束戰爭,簽署一項協議,讓所有的被扣押人員回來。”他的聲音嘶啞,眼中布滿血絲。
更令人心碎的一幕出現在特拉維夫集會現場:多名被扣押人員親屬抬著棺材游行,用這種絕望的方式表達對政府不作為的憤怒2。親屬贊高克將矛頭直指總理:“內塔尼亞胡拒絕結束戰爭,這阻礙了停火協議的達成。別再玩弄政治了!”
02 死亡陷阱,人道援助變成血腥屠場
在加沙,一個以“人道”為名的援助機制正演變成系統性的死亡機器。5月27日,由美以支持的私營組織“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接管了物資分發工作。表面上為阻止援助落入哈馬斯手中,實則將巴勒斯坦平民推入更深的深淵。
短短一個月,這個“人道主義援助中心”已有580人死亡,4216人受傷,39人失蹤。冰冷的數字背后,是每天在槍口下為一口食物掙扎的生命。
加沙城居民阿布·易卜拉欣回憶領取物資的恐怖經歷:“我們凌晨四點去領援助物資,結果那里槍聲四起,什么也沒帶回家。每次去領救濟,等待的只有槍聲和傷亡。”
更令人發指的是以軍士兵的親口證詞。以色列《國土報》曝光前線士兵的陳述:“指揮官命令我們向援助點附近的平民開槍驅散人群”、“每天有1到5名平民被擊斃,他們手無寸鐵”。
這些士兵揭露軍方根本未使用催淚彈等非致命武器,而是直接用重機槍、榴彈發射器和迫擊炮對付饑餓的平民,直到物資分發點開放才停止射擊。
03 地獄日常,加沙民眾的生存絕境
在持續近兩年的沖突中,加沙民眾的生存底線被層層擊穿。一位當地居民控訴:“我們這里正在遭受一場大饑荒,各種物資都很缺乏。想做飯必須買木柴,50新謝克爾(約101元人民幣)的木柴才能做一頓飯。”
更絕望的是醫療系統的崩潰。“醫院里、診所里都沒有藥了,”一位流離失所者哽咽道,“我想要止痛藥,他們說沒有了;想要治疝氣的藥,也沒有了。”
聯合國報告描繪了更恐怖的圖景:加沙地帶200多萬居民中,約五分之一正在忍受饑餓;自3月18日以來,已有超過68.4萬人流離失所。
面對這種非人生活,巴勒斯坦人展現出驚人的韌性。一位居民站在自家廢墟上說:“無論情況多么困難,我們都不會離開加沙。即使這里有殺戮、有轟炸,即使沒有食物、沒有飲用水、沒有衣服、沒有避難所,我們也不會離開。”
04 全球譴責,聯合國怒斥“正在殺人”
面對日益惡化的人道災難,聯合國終于發出最嚴厲譴責。秘書長古特雷斯6月27日直言:美國主導的加沙援助分發機制“正在殺人”。
這一指控得到多個國際組織的支持。無國界醫生組織同日發表聲明,稱該機制根本是“偽裝成援助的屠殺”。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主任菲利普·拉扎里尼更痛斥該機制“害死的人比救了的人還多”。
這些國際機構一致拒絕與該援助機制合作。聯合國強調,人道物資分發必須遵循獨立、公正和安全原則,而美以的“基金會”方案完全背離這些標準6。
尤其令人心寒的是援助點設置的荒謬性——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言人詹姆斯·埃爾德指出,這些點大多設在加沙南部,迫使民眾在“流離失所和死亡之間”做選擇。救命物資成了政治施壓的工具,人道主義精神被徹底玷污。
特拉維夫的抗議現場,一位白發老人舉著失蹤兒子的照片癱坐在地。他的背后是涂滿反戰口號的墻壁,上面寫著一行新添的標語:“當政府把槍口對準饑餓的平民,我們和恐怖分子有何區別?”
加沙居民阿拉·謝馬利的聲音穿越封鎖線傳來:“我們只希望能為孩子們找到一些食物,讓他們能夠有尊嚴地生活。我們被轟炸和苦難包圍,每一天都像過一年。”
一位網友的評論被頂上熱搜:“以色列不停火,今天的加沙情況就可能是你的明天。”這聲警告在夜空回蕩。當加沙民眾誓言“即使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土地上”,這場21世紀最慘烈的人道災難,正在改寫人類文明的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