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這一年,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同志和全國婦聯主席蔡暢同志的女兒李特特,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在采訪中,李特特講述了許多的事情。
作為紅色后代,李特特的經歷就像她的名字一樣,真是非常的“特別”和“特殊”。接下來,我們先一起來簡單聊一聊李特特的情況。
1923年這一年的2月25日,李特特出生了。而李特特出生的地方并不在中國,而是在法國。這是因為當時蔡暢正在法國學習,所以將孩子生于這里。
好在,不久之后蔡暢便帶著李特特回到了國內。時間也很快來到了1927年。這一年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國內局勢非常危急。
于是為了保護李特特的性命,蔡暢和李富春決定將女兒送到長沙去跟隨外婆生活。也因此,李特特和父母便分開了,從小就不在其身邊生活。
等來到了抗日戰爭后,為了保護領導同志的子女和烈士子女,所以組織上安排孩子們去到蘇聯生活。李特特正在這些孩子中,除此外,還有朱老總的女兒朱敏等人。
等來到蘇聯后,李特特的生活才總算是安定下來。在蘇聯,李特特能夠正常生活和學習,用李特特的話說,那是她童年感覺到最幸福的時候了。
1944年,李特特考入了莫斯科鮑曼工程技術學院學習。在學校里,李特特學習成績優異,憑借出色的表現,李特特被調到了蘇聯廣播電視臺工作。
獨在異鄉,李特特很思念祖國,也很思念多年未見的父母。到了1952年這一年,李特特才終于得到了回國的機會。很快,李特特回到了祖國。
此后,李特特長期從事于農業科研工作中。在與父親母親相聚之后,李特特也深受父母的教導,在生活中非常低調,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路。
后來父親母親相繼去世后,李特特也一直沒有忘記父母的教導。不管在任何時候,李特特都沒有搞過特殊,憑借自己的努力生活。只不過有時候,李特特也會遇到許多艱難的情況。
這不,在2007年的這一年采訪中,李特特就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她的困難。在采訪中,李特特拿出了爸爸李富春的電話本,然后指著電話本對記者說道:
這上面,沒有一個人敢接我的電話。
這本電話本上,有著許多的領導人以及其子女的聯系方式。而李特特聯系不上大家的這個困難,其實讓李特特自己說起來,也是忍俊不禁,因為她自己知道原因。
而這個原因就是:
大家不敢接她電話,是因為怕她“化緣”。
這話從何說起呢?原來,在1988年的時候,李特特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離休之后,便成為了中國扶貧基金會的終身理事。投身于此,李特特已經想好了。
扶貧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李特特心里非常清楚。在離休之后,李特特每個月都要出差,去到各個貧困縣和村莊做調查研究,了解大家的困難。
這個地方缺水,需要打水井,李特特記錄下來。那個地方需要修公路,李特特也記錄下來。把這些困難全部整合好之后,李特特就開始聯系許多的領導人,讓他們進行幫助。
說的直白一點,李特特就是問大家要錢,然后幫助貧困的地方嘛。所以李特特將這種行為叫做“化緣”。大家一開始也非常愿意幫助李特特。
可是中國之大,人口之多,李特特是忙不過來的。久而久之,李特特每次一見到大家,就訴苦要錢。大家也都不敢接李特特的電話,因為沒接,大家就知道李特特要做什么了。
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人愿意主動幫助李特特。這些愿意主動幫助李特特的人,是一些非常有錢的企業家,身價不菲。
這些人得知李特特做的事情后,主動去找到李特特,還主動提出愿意給錢,讓李特特去幫助貧困地區的人民百姓。
李特特一開始很高興,可是很快李特特就發現端倪,這些人并不是真心愿意幫助貧困地區,而是想要利用她紅色后代的身份,然后讓他們有所謂的“依靠”。
發現這些人居心不良之后,李特特就拒絕了大家,堅持自己去“化緣”。不管如何,李特特從來沒放棄過關心幫助貧困地區的人們。這也是爸爸媽媽教導她的,有能力就要幫助人民,站在人民這一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