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大量采購西式武器武裝清軍。美國商人科爾嗅到商機,在上海虹口開辦了一家旗記鐵廠,可以修造軍艦、制造軍火。不過由于其他洋人都對租界里有一家軍工廠感到不安,大為排斥,科爾不想成為眾矢之的,于是有意將工廠出售。
此時恰逢李鴻章有意建造工廠仿造西式武器,旗記鐵廠不僅具備制造武器的能力,而且論規模在上海灘也是數一數二的,他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于是與科爾接洽表示了收購意愿。只是因為科爾開價過高,此事只能暫時作罷。
不久在江海關任職的唐國華、張燦,秦吉等因罪被革職收監。經總稅務司赫德求情,蘇松太道丁日昌授意獲罪的幾人湊了白銀四萬兩將旗記鐵廠買下獻給朝廷,成立江南制造總局,以“報效軍需贖罪”。
雖然此前李鴻章已經通過英國人馬格里開辦了上海洋炮局,繼而擴建為蘇州洋炮局,已經擁有了一家可以制造西式武器的軍工廠。不過江南制造總局規模更大,所造產品更多。李鴻章自然更為青睞,于是將蘇州洋炮局一部并入,以擴大工廠規模。繼而曾國藩委托容閎在美國購買回國的100余部機器也抵達上海,曾國藩將之全部用于江南制造總局,江南制造總局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
隨著生產能力不斷增加,原來的旗記鐵廠已經難以容納。李鴻章在高昌廟另行購買地皮為江南制造總局重新建造廠房。新建以后的江南制造總局經過不斷擴充,先后建成機器制造、木工、鑄鐵、打鐵、修船、火炮、步槍、火箭、鍋爐等十多個工廠,擁有工人2800多人,成為了晚清時期最大的軍工廠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