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后,成績也出來了。這個時候報考就是最關鍵的,張雪峰不在直播間出謀劃策了之后,很多家長都慌了,我家孩子怎么辦啊?
其實,選專業和選衣服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別人說好不行,因為每個專業都有優勢和局限性,剛好和考生契合的,就是最適合報考的那個。
選專業的十大鐵律,從普通人到高薪資各不相同,別在傻傻跟風了!
首先得看清自己家在啥位置,是普通家庭還是條件寬裕些,這個現實因素很關鍵。普通家庭的孩子,選專業首要考慮的是穩當和省錢。
醫學、軍校、警校、師范,確實是老牌靠譜的選擇。學醫雖然辛苦漫長,但工作穩如泰山,越老越吃香。
軍校警校學費國家包,生活費基本也包,畢業了國家給分配工作,鐵飯碗端得牢牢的。師范生,特別是國家大力扶持的公費師范生,上學也基本不花錢。
如果家里條件挺好,可以選擇金融、經濟、經管。學這些專業能學到怎么運作資本、分析市場、管理企業,這些知識對繼承家業或者自己創業當老板特別實用。
但這里頭有個明晃晃的大坑必須認清:學校和圈子太重要了! 金融這行當特別看重你畢業的學校牌子響不響亮,還有學校所在的城市是不是金融中心。
看完家境,我們看薪資待遇。想一畢業就賺高薪,電子、通信、計算機,依然是目前硬科技領域里扛把子的專業。
但是高薪不等于躺著數錢,你得不停地學,編程語言、開發工具、前沿技術今天還是香餑餑,明天可能就過時了,不跟著學分分鐘掉隊。
還要記得,關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相關專業,名校才有好老師,不能隨便找個學校就讀了,意義不大。
經管類專業也是一樣的,不是名校不要學。這行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死記硬背理論知識,而是能不能搞來人脈資源?會不會分析市場行情?有沒有做生意的眼光和經驗?
至于傳說中的“天坑”專業——生物、化學、環境、材料,爭議很大。得承認這些基礎學科本科畢業直接找工作確實比較窄,工資也確實不如電子計算機那批專業高。
但把它們一棍子打死也不對,那些可以接受考研讀博的考生,可以選擇這些相關專業,發展前景也還是不錯的。
除了讀書時間長,還有一批專業是戶外時間長的。農林、地礦、石油、土木類,是公認的辛苦專業,吃不了辛苦,不要報考。
剩下的,就是藝術類的超高花費,學費普遍偏高不說,需要買設備買軟件的錢也不少,學音樂的買樂器請老師陪練,學表演的行頭上課費用樣樣燒錢。
投入巨大,成功卻更講究個人天賦、機遇和人脈,還要點運氣。畢業初期就業壓力非常大,能找到穩定工作或者養活自己的自由職業是少數。
最后說說醫學和法學這兩大“累”門。學醫周期超級長,五年本科只是起步,本科讀完還得考碩考博。
然后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進入醫院做住院醫師還要經歷規培輪轉好幾年,整個投入周期超過十年很常見。
法學也類似,考過被稱為“天下第一考”的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考)是進入律師、法官、檢察官這類主流法律職業的絕對門檻,這考試難度很大。
即使過了法考,剛入行做律師助理工作累、工資可能不高。但干好了,有經驗有名氣的大律師收入和社會地位就很高了。
筆者寄語:
天才上大學是為了改變世界,普通人上大學是為了找份好工作,認清自我很重要。咱大多數都是普通人,選專業最重要的就是實事求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