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翡翠藏品的以綠為貴不同,和田玉的顏色鑒賞更為多元,質地以細膩油潤為貴,有著溫潤恬靜,養人怡情的美名。想要判斷一塊玉石的品質?御府君為你呈上十大標準!手腦并用、感官鑒定,活學活用!
一、細度
和田玉以細度為本,結構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礦物質的組成狀態是所有玉質特性的根本。
和田玉的細度衡量標準有“肉眼無結構,過燈基本無結構,過燈無結構”三個等級。過燈的料子可遇不可求,但如果連肉眼都過不了就差太多了。
二、密度
和田玉的主要成分是透閃石,玉質結構以致密的毛氈狀結構為主,部分玉種摻雜絲絹形態。
所以和田玉的密度很高,硬度也比較大,上手會有明顯的壓手感。而且越好的料子密度越大,比如尺寸相似的籽料,就比俄料或青海料更有分量。
三、油性
油性表現是和田玉區別于其他玉石的一大特征,肉眼可見的油潤與上手出油的質感,共同組成了羊脂玉的油脂感。
但這也不是說所有和田玉都有油性,比如俄料的油性整體就差一些,經常要用高強度的拋光來模仿籽料的油潤度。
四、糯性
很多藏品之所以沒有達到羊脂玉的水平,就是因為玉質糯性的缺失。這是一種類似年糕的凝脂感,是和田玉不透不悶、料性熟糯的秘訣所在。
糯性是最難理解的玉質特征,也是老玩家口中念念不忘的“酥熟”,也許只有頂級的和田籽料才能擁有吧。
五、老熟度
和田玉有六大產狀,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山料和籽料,山料原生礦的老熟度不如老河道的籽料,這個不難理解。
最難理解的是,同樣的和田籽料,有的料就有點生,有的料卻非常老熟。這里有地理環境的差異,也有沖刷時間的影響,真不是一兩句能說得清。
六、瑕疵
雖然和田玉很少有完美料,而且越是籽料越不容易完美,但至少在自己的藏品上,還是可以盡量選擇玩料成品。
最怕被商家蠱惑,買一大堆垃圾籽,雖然沒有造假但也沒有價值,這就太沒意思了。
七、白度
還是要強調一點,和田玉真的不是玩白的玉石,好的和田玉都不太白,白的和田玉也不太好。
比如普遍閃青的和田籽料,卻能賣到幾千一克的天價。而羅甸玉這種最白的新和田玉,卻是幾百塊一件的低端玉種。
八、玉色、皮色、沁色
和田玉市場目前的趨勢,仍然是偏好玉色、皮色和沁色料,同等品質的藏品,有色的要比白玉高出三成以上。
這種看法無論正確與否,都是一種客觀存在,所以至少在現階段,帶色可能仍然是和田玉最重要的加分項。
九、原石特征
和田籽料經常有“面包賣不過面粉”的情況,原籽的收藏價值和市場價格,反而會高于大部分成品雕件。
但這絕不是說所有的原籽都有價值,只有那些籽形一氣、玉質優秀,同時在皮色或沁色上有一定賣點的玩料,才能算是真正的好籽。
十、雕工水平
近二十年的和田玉作品中,雕工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十分突出,涌現了大量粗制濫造的雕件,線條僵硬、設計敷衍,甚者更是糟蹋了好玉,令人捽手嘆息。
真正的好雕工,是琢玉成器,是化朽為瑩。既能凸顯玉石本身的自然美,又能變瑕為瑜,這樣才配得上工料各半的工價,才是一件真正的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