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根據一系列的最新消息,巴基斯坦方面購買中國40架殲35A戰斗機已經是非常“穩”了,但另外一個最受關注的大單,“印尼或購買中國殲10C”的消息,現在又迎來了變數。
根據《參考消息》、《新華網》等網站的有關報道,6月11日“美聯社”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已經向印度尼西亞出口5代機“可汗”,總數字將高達48架。由于是官方宣布,那么中國的殲10C,自然就不再可能成為印尼方面考慮的對象。
土耳其“可汗”戰機憑啥搶了殲-10C的生意?
土耳其這次能拿下印尼的大單,可不是天上掉餡餅。首先,人家手里有張“五代機”的王牌。雖然“可汗”戰機2024年才首飛,到現在也才試飛了三次,很多技術還在驗證階段,但土耳其對外宣傳那叫一個猛,說這是“第五代隱身戰斗機”,能超音速巡航,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50公里,還能同時跟蹤64個目標。
對印尼來說,五代機的名頭確實挺吸引人,畢竟之前跟韓國合作KF-21項目鬧得不愉快,現在土耳其主動遞來橄欖枝,正好補上這個缺口。
其次,土耳其在軍售策略上很會“對癥下藥”。印尼買武器有個特點,特別看重技術轉讓和本土化生產。土耳其這次跟印尼簽的協議里,明確提到會把“本土能力”融入生產流程,甚至允許印尼參與部分制造環節。
這招對印尼太有吸引力了,因為印尼一直想發展自己的國防工業,之前跟法國買“陣風”戰機,也是沖著技術合作去的。土耳其這么一承諾,等于給印尼畫了個“自主生產五代機”的大餅,誰能不心動?
還有一點不能忽視,土耳其和印尼最近走得特別近。今年2月,埃爾多安訪問印尼,兩國一口氣簽了13項合作協議,涉及能源、衛生、農業等多個領域,其中就包括在印尼建無人機工廠。這種全方位的合作讓雙方在軍售上更容易達成共識。
而且,土耳其在國際上的立場比較靈活,既跟美國有合作,又能跟俄羅斯、中國保持聯系,這讓印尼在采購武器時不用擔心被政治捆綁,畢竟印尼一直奉行“不結盟”政策,不想在大國之間選邊站。
印尼為啥突然變卦?背后的多重因素分析
印尼這次轉向土耳其,表面上看是被“可汗”的五代機光環吸引,實際上背后有更深層的原因。
從技術需求來看,印尼空軍確實需要五代機來提升戰斗力。印尼現有的戰機大多是老舊型號,比如F-5E/F和霍克100/200,早就該退役了。
雖然之前跟法國簽了42架“陣風”的訂單,但首批交付要等到2026年,而且“陣風”是四代半戰機,在隱身性能上比不上五代機。土耳其“可汗”雖然還沒完全成熟,但好歹掛著五代機的名號,對印尼來說是個不錯的過渡選擇。
不過,技術兼容性問題一直是印尼采購武器的一塊心病。印尼空軍現在裝備著美制F-16、俄制蘇-27/30、法制“陣風”等多種機型,后勤維護和訓練體系復雜得要命。
如果再引進中國殲-10C,就得再建一套獨立的維護設施和備件庫存,這對印尼來說負擔不小。相比之下,土耳其“可汗”用的是美制F-110發動機,跟印尼現有的F-16在維護上有一定共通性,兼容性問題沒那么突出。
還有政治因素也不能忽略。美國一直對印尼的軍購選擇施加壓力,之前印尼想買俄羅斯的蘇-35,就被美國威脅要制裁,最后只能放棄。
這次土耳其雖然也是北約成員國,但跟美國的關系比較微妙,美國對土耳其的軍售限制相對較少。印尼選擇土耳其,既能避免得罪美國,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大國關系,畢竟印尼不想在中美之間徹底倒向一邊。
另外,印尼的財政狀況也影響了這次決策。印尼的國防預算有限,2025年才106億美元,之前買“陣風”已經花了81億美元,再加上其他武器采購,兜里的錢確實不寬裕。
土耳其“可汗”雖然總價100億美元,但分10年支付,每年平均10億,壓力相對小一些。而且,土耳其還可能提供貸款或其他金融支持,這對印尼來說很有吸引力。
中國軍工出口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印尼這次轉向土耳其,對中國軍工出口來說確實是個挑戰,但也不用太悲觀。
首先,中國軍工的實力擺在那兒。殲-10C在印巴空戰中表現亮眼,用霹靂-15導彈擊落了印度的“陣風”戰機,這比任何廣告都有說服力。
而且,殲-10C的航電系統采用了氮化鎵材料,比美國F-35的雷達還要先進,探測距離是“陣風”的兩倍以上。這些實打實的性能優勢,讓殲-10C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
不過,中國軍工出口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在軍售策略上,中國一直堅持“不附加政治條件”的原則,這雖然贏得了很多國家的尊重,但也讓一些國家覺得“不夠靈活”。
相比之下,美國、法國等國家在軍售時經常捆綁貿易優惠、技術轉讓等條件,更容易打動客戶。另外,中國軍工的國際營銷能力還有待提升,很多國家對中國武器的了解還停留在“性價比高”的層面,對其先進技術和實戰表現認識不足。
面對這些挑戰,中國也在積極調整策略。一方面,加強與印尼等國家的防務合作,比如建立“2+2”對話機制,深化在聯合演習、人員培訓等領域的交流。
另一方面,加大技術轉讓和本土化生產的力度,比如向巴基斯坦出口殲-10CE時,允許巴基斯坦參與部分生產環節,這既提升了巴方的國防能力,也為中國武器贏得了口碑。
從長遠來看,中國軍工出口的前景還是很廣闊的。隨著中國在稀土、電子傳感器等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中國武器的供應鏈安全性越來越高,這對那些擔心被“卡脖子”的國家來說很有吸引力。
而且,中國在無人機、導彈等領域的發展也很迅速,比如“翼龍”無人機已經在多個國家實戰中表現出色,這為中國軍工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
信息來源:土耳其力推戰機外銷,首份訂單花落印尼
2025-06-25 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