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河報報道,6月27日,商務部官網消息稱,就中美倫敦框架有關問題,發言人回應了記者提問,這背后有著怎樣的深意?咱們一起來看看。
近期,中美關系在貿易爭端領域有了新動態。6月9日至10日,雙方經貿團隊在倫敦舉行經貿會談,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會談,它是在中美兩國元首共識指引下開展的。會談成果顯著,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框架達成了原則一致。這就像是給中美緊張的經貿關系注入了一劑緩和的良藥。
白宮(資料圖)
之后,雙方團隊保持密切溝通,在6月27日這天有了進一步消息。經批準,雙方確認了框架細節。這里面最受關注的,就是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而美方呢,則要相應取消對華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這一消息傳出,立刻引發了全球關注,畢竟中美兩大經濟體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世界經濟的神經。
稀土這東西,別看名字里有個“土”字,可它的價值堪比黃金,甚至更為重要。在現代工業和高科技領域,稀土那可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從智能手機到電動汽車,從風力發電機到導彈防御系統,都離不開稀土的身影。
美國在這方面,對稀土的依賴程度相當高。就拿軍事領域來說,美軍的先進裝備對稀土的需求十分驚人。像F-35戰斗機,每一架生產出來,就得消耗400多公斤的稀土。還有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阿利伯克DDG-51軍艦等,生產制造過程中都要耗費大量稀土資源。毫不夸張地講,沒有稀土,美國的軍事裝備生產都得陷入停滯。
在高科技領域,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中方對稀土進行嚴格管控后,美國12英寸晶圓產線所需要的鈰基研磨液庫存周轉率急劇下降,已經到了危險邊緣。英特爾的14納米制程生產線,也面臨著隨時停工的風險。這一系列問題,讓美國在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上處處受限。
稀土(資料圖)
所以,特朗普才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追著中方要稀土。他心里清楚,稀土供應要是不穩定,美國的工業、軍事、科技等多個領域都得遭受重創。從6月10日倫敦會談框架達成原則一致,到6月27日框架細節確認,這17天里,美國可是眼巴巴地盼著好消息。如今,中方終于有了明確回應,對美國來說,無疑是久旱逢甘霖。
不過,中方可不是無條件地加快對美稀土出口。咱們定下了規矩,那就是美國得取消對中方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這一規矩合情合理,既然要合作,就得有來有往,相互尊重彼此的利益。
美國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點頭同意了。但美國的信譽,一直以來都不太靠譜。就拿之前日內瓦會議來說,雙方達成共識后,美國不僅多次違背共識內容,還倒打一耙,污蔑是中方先違背共識。他們對中方芯片出手,特朗普還打算吊銷在美留學生簽證,收緊無人機關鍵部件出口管制等等。這些行為,充分暴露了美國在處理中美關系時的反復無常。
所以,中方在這件事上也留了心眼,沒有完全對美放松稀土管制。畢竟,咱們得防著美國再次變臉。要是美國在得到稀土后,又故技重施,單方面撕毀協議,再次對華采取限制措施,中方也有應對的底氣。咱們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態度堅決,手段也強硬。
現在,中美關稅問題還懸而未決,后續的談判馬上就要登場。這就像是一場激烈的棋局,雙方都在謹慎落子。從目前情況看,中美之間的博弈肯定會再次升級。
特朗普(資料圖)
對于全球經濟而言,中美經貿關系的走向至關重要。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雙方合作,能帶動全球經濟增長;可要是對抗升級,全球經濟都得跟著遭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曾警告,中美全面開戰,全球GDP可能會縮水2%。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它意味著無數企業可能面臨倒閉,大量人員會失業。
從歷史經驗來看,大國之間的對抗往往沒有贏家。一戰前的歐洲,各國矛盾重重,互不相讓,最終引發了慘烈的世界大戰,給歐洲帶來了巨大災難。中美兩國作為當今世界的重要力量,應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分歧,而不是走向對抗。
總之,這次中美在稀土及相關限制措施上的互動,只是雙方經貿關系中的一個節點。未來,中美關系的走向充滿挑戰,但也有希望。希望美國能切實履行承諾,和中方一起,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這不僅符合中美兩國的利益,也是全世界所期盼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