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工人的工資放到現代屬于什么水平?
回答這問題之前咱首先要確定古代的一兩銀子放到現在值多少錢?
咱先用物價來算,清朝中后期一兩銀子大概能買到150斤大米。按現在的米價3塊錢左右1斤,大約就是450元。也就是說一兩銀子約等于人民幣450塊。
但是這個算法其實有不合理的地方,因為現在糧食的生產力肯定是遠高于古代的嘛,就是同樣生產100斤大米,古代農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要比現在高多了。因此可以這樣推斷,古代的糧食是一定比現在的糧食金貴。所以呢,用這種換算法得出來的銀子價值肯定是偏低的。
那咱再換一個方法。既然都是銀子,是一種物質,咱就直接用銀價核算。現在的白銀大約是6塊錢1克。清朝那會兒呢,一斤等于16兩,約等于596克。大致換算一下,就是一兩銀子約等于223元。
但是你品你細品。這個方法也是有問題的。因為今天白銀的產量以及提煉的技術,它是遠高于古代的。古代的工匠,他想生產出一兩銀子,花的時間和精力是極高的。而現在的產量和技術那就要容易多了嘛。所以說用這個法子算也是價值偏低的。
那怎么算才最合理呢?
馬克思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方法,相對來說比較靠譜啊。目前有很多的經濟學家也都傾向于用這種方法來計算。馬克思說,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說人話就是一個商品值多少錢,要看一個普通打工人,他在制作這個商品的時候花了多長的時間。
那好,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明清時期的北京城,三個不同的打工人都上了一個月的班,收入分別是多少?
明朝萬歷年間,一個裝裱皇家族譜的打工人,月工資是1.5兩銀子。這個工種啊現在很難找到對應的,大約就相當于是文物修復、檔案管理之類的吧。清朝中后期一個步兵,月工資大約是2兩,大戶人家雇傭的丫鬟,月工資大約是一兩。
從這三個工種的收入吧,我們可以大致推測,就是你只要每月1到2兩銀子,基本上就能夠讓一個京城的普通老百姓維持自己一個月最基本的日常開銷了。如果說不夠的話,那他在京城活不下去嗎?
那現在的北京城,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一個月最低的日常開銷是多少錢呢?根據最新的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每月不低于2420元。所以根據這個丫鬟的收入啊,丫鬟當時啊也算是當時的北京社會最低的收入階層了。她在古代北京城一兩銀子維持一個月生計,現在北京城呢2420元維持一個月最低生計。那咱就簡單粗暴的換算一下嘛,這月薪一兩銀子大約就是現在的2400元。
雖然仔細思考,還是有不妥的地方,但畢竟差了200年,也只能這么大致的粗算。那明朝檔案管理員月薪是1.5兩,就相當于現在的月薪3600,清朝步兵2兩月工資,比檔案管理員、丫鬟都高啊,約相當于現在的工資4800。
也就是說,如果你現在月薪5000塊,大約就相當于清朝步兵的月收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