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這次是真急了。短短12天的戰爭,美以聯軍的精確打擊直接把伊朗空軍的遮羞布撕了個干凈——那些拼拼湊湊飛了四十多年的F-14雄貓,在F-35和戰斧導彈面前活像博物館里的老古董。
當美國的重型鉆地彈砸向核設施時,德黑蘭才痛徹心扉地意識到:沒有現代化空軍,連自家領空都守不住。現在他們盯上了中國的殲-10C,但這筆買賣背后遠不止換飛機這么簡單,而是中俄美三方博弈的致命棋局。
(圖1)
伊朗空軍的慘狀堪稱第三世界國家的典型反面教材。靠著拆東墻補西墻的土法子,硬是把巴列維王朝時期買的F-14(如圖1)維持到2024年,結果戰爭一開打就被以色列當活靶子打。
更諷刺的是,兩年前高調宣布采購俄羅斯蘇-35,至今連個影子都沒見著。莫斯科的拖延戰術讓德黑蘭徹底寒了心。
不過想想也知道,俄羅斯自己都被烏克蘭戰場拖得焦頭爛額,哪還顧得上伊朗的死活?這種背景下,中國殲-10C突然成了救命稻草。
4000萬美元的單價還不到陣風戰機的一半,PL-15導彈射程碾壓以色列的AIM-120,更別說中國能直接用石油結算規避美元制裁。對伊朗而言,這簡直是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
但殲-10C真正吸引伊朗的,是中國提供的“一條龍服務”。看看巴基斯坦就知道,中國賣武器從來不是一錘子買賣:培訓、維護、彈藥供應全套打包,甚至能幫著建本土生產線。
(圖2)
這種模式對長期遭封鎖的伊朗誘惑太大——當年美國制裁連F-14的輪胎都不讓換,如今中國卻承諾技術轉讓。
更微妙的是時機選擇,伊朗國防部長戰后第一時間訪華,解放軍特意安排052D驅逐艦(如圖2)接待,明擺著給外界傳遞信號:中國不懼美國制裁,準備在中東軍火市場正面硬剛。
不過這筆交易最大的障礙不是技術也不是錢,而是俄羅斯的態度。俄羅斯雖然自己交貨磨洋工,但絕不愿看到伊朗倒向中國。蘇-35交易本質上是普京插在中東的戰略錨點,一旦被殲-10C取代,俄制武器最后的高端市場就要崩盤。
現在德黑蘭其實在玩兩手策略:一邊放風要買中國戰機施壓俄羅斯,一邊等著看誰能給更多甜頭。畢竟對伊朗來說,最理想的局面是中俄互相競價——就像印度當年同時玩轉蘇-30和陣風那樣。
(圖3)
美國人的反應會很有意思。以往中國武器出口總被詬病“性能未經實戰檢驗”,但這次巴基斯坦放風稱殲-10C(如圖3)擊落印度陣風,已經給中國做了免費廣告。
如果伊朗真拿到殲-10C,以色列的F-16I優勢將大幅縮水,美軍可能被迫提前向中東部署更多F-35。更長遠看,沙特、阿聯酋這些美國傳統客戶恐怕也要心里打鼓——既然伊朗能用石油換中國戰機,他們為什么還要花天價買F-35?
現在擺在德黑蘭面前的是道選擇題:賭俄羅斯會連夜打包蘇-35發貨,還是押寶中國能頂著制裁交貨。
但更深層的算計在于,伊朗其實在借軍購重構國際關系——用中國的戰機平衡俄羅斯的拖延,用中俄的技術對沖美國的封鎖。
#夏季圖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