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參議院出現了一幕罕見的“手繪圖板”互杠場景。預算委員會主席、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人林賽?格雷厄姆手持手繪圖板上臺,展示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一項新評估,宣稱按“當前政策基線”估算,共和黨版本的“大而美”法案未來將節省約5000億美元財政支出。幾小時后,參議院少數黨領袖、紐約州民主黨人查克?舒默也不甘示弱,拿著自制紙板上臺反駁,稱該法案實際將增加4.45萬億美元聯邦赤字。這場“看板大戰”,將美國兩黨在“大而美”法案上的矛盾徹底擺到了臺前。
“大而美”法案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出,是一項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從本質上看,它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減稅政策的延續與升級,同時也是對拜登政府“綠色新政”、福利支出等政策的縮減調整。法案計劃在未來10年內減稅4萬億美元,并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在稅收減免上,涵蓋加班費和小費免稅,大幅提高遺產稅和贈予稅免稅額并隨通脹調整等內容。在支出削減方面,將在醫療補助領域削減近萬億美元資金,提高領取門檻;收緊“補充營養援助計劃”資格要求,把獲取食物援助的公民年齡從54歲提至64歲,預計10年削減2300億美元。此外,法案還取消或壓縮了拜登時期的“綠色補貼”,新能源相關項目面臨失去稅收減免風險。
在兩黨分歧上,民主黨從一開始就對“大而美”法案持堅決反對態度。一方面,民主黨認為法案中的減稅措施主要惠及富人階層。例如遺產稅和贈予稅免稅額大幅提高,受益的多是高資產人群。而同時削減低收入群體的社會福利項目,如醫療補助和食物援助等,這無疑是“劫貧濟富”。另一方面,民主黨大力推崇的“綠色新政”在法案中被打壓,取消或壓縮綠色補貼,不利于美國向清潔能源轉型,與民主黨長期以來的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背道而馳。所以在6月28日參議院程序性投票中,民主黨全員投下反對票,并且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還祭出“拖”字訣,強制要求宣讀長達940頁的法案,耗費16小時才完成。
共和黨內部分歧也不小。雖然整體上該黨占據參議院100席中的53席,但并非鐵板一塊。一些共和黨議員擔憂法案會大幅推高聯邦政府債務。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顯示,未來10年參議院版本法案草案將使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增加約4萬億美元。還有部分議員對社會保障項目削減表示憂慮,擔心影響明年中期選舉選民支持率。比如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湯姆?蒂利斯,因擔憂法案對醫療補助計劃的影響,在程序性投票中就投下反對票,還表示最終表決也會反對,結果遭到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的威脅。
兩黨在預算計價方式上的根本分歧,在此次“看板大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共和黨采用“當前政策基線”評估成本,假設原定于2025年底到期的特朗普減稅政策無限期延續,以此得出法案“節省開支”結論。而民主黨則引用另一種假設,認為不僅延續現有減稅,還新增減稅內容并永久保留,會導致聯邦赤字大幅增加。此前CBO在傳統基線(考慮稅收減免終止)下評估,該法案將新增3.25萬億美元赤字。這種預算計價方式的爭議,進一步加劇了兩黨在“大而美”法案上的對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