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來,貴州榕江的洪災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而在天災無情下,一個河南大哥,用一盆盆熱乎乎的燴面,撐起了災難中少有的人間溫情。
古人說的道理,被河南漢子趙占勝搬進了災區。
這份對善和愛的專注,也經由央視的鏡頭,溫暖了全國的觀眾。
而對于他來說,這不過是行善一生的小小注腳。
從洪災災區,到地震現場,從高高的“世界屋脊”,到低深的田間水渠;
這份跨越山河的煙火氣,究竟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堅持?
自榕江洪災暴發以來,災區投入人力物力,不斷輸送生活物資,一直是賑災工作的頭等大事。
可即便在全國援助之下,災區的吃飯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妥善地解決。
因災難導致的缺水缺電,讓受災群眾以及救援團隊,長期以來都得依靠各種方便食品果腹。
在一些受災嚴重的地區,吃一頓熱乎現做的餐飯,幾乎成了奢望。
可就在災區人民苦苦掙扎之際,一份來自中原的善意,跨越了1500多公里的山河,朝榕江人民伸出援手!
6月29日當天,紅衣“燴面哥”趙占勝,帶著六千多份燴面與一應配料工具,從河南趕到貴州榕江。
抵達災區之后,他不顧連夜15小時的疲憊,立刻召集團隊和志愿者埋鍋造飯。
不多時,一盆盆熱乎的燴面,就出現在救災的帳篷之下。
很快,隨著趙占勝的吆喝,一些受災群眾與救援隊成員,有序地站在帳篷面前。
長久的疲憊之下,這碗熱乎乎的燴面湯面,顯得那樣可貴。
這一份來自1500多公里外的溫熱善意,不僅滋潤了當地群眾、救災隊員的胃,更溫暖了所有人的心!
在人們的奔走相告下,越來越多的人排在了燴面帳篷前。
面對不斷增多的隊伍,趙占勝大手一揮:
在他和團隊手中,越來越多的面條放入鍋中,烹飪成難得的美味!
從抵達的上午九點半,到下午三點,燴面大哥依舊在灶臺前忙碌。
火熱的廚房、悶熱的空氣,讓他汗流不止。
為了降溫,他甚至一瓢涼水澆在頭上,胡亂地擦一擦臉,只為了不耽誤做飯。
有時實在頂不住了,他就拿來幾瓶藿香正氣水,一股腦地全灌進嘴里,歇上片刻就趕緊起來繼續忙活。
他忙碌的身影,以及這份大愛無疆的善意,讓駐守當地的央視工作人員,也不由得為之動容!
隨著央視頻對“燴面哥”善行的報道,越來越多人知道了這場“救災馬拉松”。
不少人為趙占勝的善意鼓掌,更多人為他的堅持淚目!
而在感動之余,也有網友自發的查詢起“燴面哥”之前的事跡。
可當他之前的救災事跡曝光,網友們這才發現。
原來一個人的善行,真可以做到永無止境!
對于趙占勝來說,榕江“燴面”救災,并非他行善的第一站。
2025年1月,西藏定日縣爆發6.8級地震。
一時間,這個位于“世界屋脊”的小縣城,牽動了全國上下的心。
而在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無數的善意就通過各種途徑,匯集在高原之上。
“燴面哥”趙占勝,也是其中之一。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
出生于中原沃土之上的趙占勝,深知除了物資援助之外,一碗熱飯對震區人民的重要程度。
于是他不顧冬日的嚴寒,親自帶著120余斤的羊肉,以及1萬余份的燴面,從河南出發趕往西藏災區。
這一路上,他不僅面對著晝夜馳騁的疲勞,更要忍受高原反應的威脅。
可即便如此,他還是以最快的速度,趕往了抗震救災第一線。
在抵達后,趙占勝不顧嚴重的高反影響,一直活躍在灶臺之間。
以至于在飯點忙碌之余,他連喝口水的工夫都顧不上。
經常是大家都吃完了,他自己才用一點殘余的邊角料,簡單一燴填飽肚子。
而如此高強度的備餐做飯,他一干就是五天時間。
以至于當食材用完,他踏上回家之行時,整個人都已經消瘦了好些。
可即便如此,在看到災區人民接過熱燴面時,一抹開心滿足的笑容,他的心里就充斥著說不出的滿足與幸福!
而西藏賑災、榕江做飯,也只不過是趙占勝偉大善舉的其中之一。
早在非典前后,他就已經熱心于公益事業。
20多年以來,或是自己驅車前往,或是隨著神鷹救援隊馳援災區,他的身影永遠活躍在災害第一線!
2024葫蘆島特大暴雨,趙占勝驅車前往,為災區提供了三千多份胡辣湯、燴面;
在涿州洪災,他帶著團隊逆流而上,曾4小時端出13鍋燴面,又制作河南大鍋菜360份,溫暖了不少救災隊員和群眾的心!
2022年,疫情期間,他不顧生命安全馳援上海,在春風中,為滯留上海的貨車司機們送上可口的飯菜!
然而趙占勝的善,不僅僅體現在這樣社會關注的頭等大事上。
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將自己的善行貫徹其中。
在紅衣“燴面哥”之外,趙占勝還有一個外號。
那就是“漂流哥”。
而這個外號的起因,源自一次偶然的救人事件。
2023年,一次在甘肅民勤縣地頭直播的過程中,趙占勝遇到了一件突發的老人落水事件。
當時事發突然,他顧不得多想,立刻放下直播設備,一頭扎進了地頭旁的水渠之中。
由于夏天水渠水深,且岸邊濕滑,趙占勝帶著落水者,一連漂流了200余米,才被路邊的好心人救出。
而正是這次意外的“直播救人”,也為他在觀眾群中,贏得了“漂流哥”的稱號。
如今,帶著數千份溫暖前往貴州榕江的趙占勝,因為央視的報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他的善心善跡,也有廣大網友與眾多災區人民所見證,顯得格外堅挺真實。
而兩相比較,有些打著行善旗號的網紅,他們做出的事情,可沒有那么體面了。
趙占勝的善,不僅在于勇于出手,不顧艱辛的奔向救災第一線。
在忙碌于救援之外,他也是有名的公益帶貨博主。
在下水救人之前,他正在向網友推薦民勤的蜜瓜。
而他的民勤之行,不僅挽救了一條生命,更幫助了當地農民賣出蜜瓜10萬斤,榮獲當地授予的“蜜瓜電商助農大使”。
在帶貨之余,趙占勝也堅持著自律行善。
每周三、周五,只要沒有在救災,他都會為當地農民工準備600余人次的“免費午餐”!
他把這份自發的善意,當作溫暖勞動人民心房的柴薪。
可同樣是“行善網紅”,他們卻純粹將人們對善良、正義的訴求,當作了賺錢的工具!
和趙占勝略有不同的是,同樣是“善行博主”的“云南波波”,卻行走在對抗貧困的第一線上。
他行走在浩蕩難行的大別山中,鏡頭掃過一個個貧苦人家。
在他的視頻中,有破落低矮的土屋土房,有三餐盡是土豆的窮苦孩子,有瘦弱不看的孤寡老人。
而每當看到這些可憐的山人,“云南波波”總是送錢送物。
最出名的,便是他在視頻中,給了一名老人整整3000元現金!
按理來說,這樣的善行應該得到很多網友的支持;
但隨著一條內幕消息的爆出,“云南波波”的真實面目,也躍然出現在大眾面前。
實際上,他的每次視頻內容都宛如劇本一樣。
不僅許多行善內容都是劇本,甚至他還為了節目效果,故意將鏡頭對準人家用于存放貨物的破屋子。
而那次讓他火遍全網的“3000元善款”,更是經不起曝光。
隨后就有網友指出,這只是波波的劇本。
所謂的“贈與3000元”,在拍攝之后,就被博主向老人要回了2800元。
一番作秀下來,他就只給了老人200元善款。
與其說這是慈善,倒不如說是支付老人出鏡的工資!
隨著網友調查的越發深入,“云南波波”的更多黑料被扒出。
什么“借全村老人的錢拍視頻”“在同一家接連拍攝好幾條視頻”等諸多黑料,被翻了出來。
也因此不斷產生的網絡風波,讓他徹底的失去了網絡博主這個飯碗。
而與“云南波波”相比之下,趙占勝的不圖出名,只圖救人的善行,更顯高貴。
一個是為了流量、為了利益騙人騙己,一個人是為了群眾,抗震救災而沖鋒在前。
其中動機的高下之分,也印證了兩人口碑到事業如此天差地別的現狀!
趙占勝的 20 多年,像一碗持續沸騰的湯,滾著善意,冒著熱氣。
他不是什么英雄,只是把 “行善” 過成了日常。
而反觀一些人,將行善當作了“把戲”,他們最終深敗名裂的結局,也是咎由自取!
如今,灶臺前的紅衣依舊忙碌,汗珠子砸在鍋沿的聲響,像在敲打著更多人的心。
這股從河南飄向四方的暖意,早已不是一碗面的溫度。
這顆名為“善”的火種,會在更多地方燎原,讓每個需要的角落,都能等來屬于自己的那碗 “熱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