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報記者 林珂
今年4月以來,A股市場快速探底后出現持續反彈行情,隨著市場逐漸向好發展,機構投資者也在積極關注上市公司的新動向,并給出最新的判斷。
就川股來看,自二季度以來,隨著基本面的持續好轉,不少川股獲得機構投資者的肯定,關注度持續提升。同時,從機構調研數量來看,機構對多只川股的關注度仍在提升。
機構調高多只川股評級
在2024年年報、2025年一季報披露完畢后,不少個股獲得機構點贊,投資評級得以上調。從川股來看,多只川股的評級從"增持"提升到了"買入"。
就關注度一直較高的中自科技來看,此前多家券商給出的評級是"增持"。從最新發布的券商研究報告來看,給予中自科技"買入"評級的券商開始增多。
就機構觀點來看,高端復材業務已經成為中自科技未來業績的新增長點。光大證券表示,2023年初,公司正式啟動復材結構件項目的建設,地點位于成都雙流區,總產能規劃為年產預浸料100萬平方米、航空復合材料80噸和航空復材零部件裝配1萬件。
公司復材結構件業務下游以航空航天領域為主,有望拓展至人形機器人領域。截至2025年1月,公司已完成預浸料中試線的建設并投入使用,制造基地已進入建設階段,預計將于2025年底達到可使用狀態。同時,公司研發布局新一代復材技術碳纖維PEEK預浸料,有望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總體而言,公司在內燃機尾氣催化劑多產品線市場開拓方面連續獲得突破,布局氫能、動力電池、儲能等新領域,2025年下半年復材結構件產能實現投產后,有望步入新增長階段。
雅化集團同樣被多家機構給予"買入"評級。
華源證券表示,鋰鹽方面,公司是氫氧化鋰龍頭,頭部客戶訂單穩定,產能穩步擴張,鋰礦放量后有望實現降本。隨著鋰價在底部企穩后,公司鋰鹽盈利有望觸底回升。
與此同時,公司民爆業務盈利穩步增長,2024年民爆業務實現毛利12.3億元,同比增長14%,毛利率為38%,同比提升6%。子公司2024年實現凈利潤6.9億元,同比增長24%,盈利水平和增長能力較強。
分析指出,公司將依托在民爆領域的成本優勢和效率優勢、扎根于津巴布韋和澳洲的區位優勢,加大在非洲和澳洲區域的民爆業務的拓展力度,實現海外礦服業務的迅速發展,為公司民爆業務帶來新增長點。
運機集團則是在最近獲得了不少機構的關注,其中光大證券首次給予公司"買入"的投資評級。
光大證券表示,公司業績延續高增長態勢,核心產品毛利率大幅提高。公司積極開拓共建 "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海外業務大幅增加。其中,2024年度公司海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0.4億元,占2024年度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7.6%,較2023年度增長26491.1%。
目前,公司的帶式輸送機產品已在俄羅斯、土耳其、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等國家的項目上投入運行,看好國際業務發展潛力。
百家機構調研7只川股
事實上,機構投資者調研的頻率也從側面反映出川股獲得機構關注度的高低。
自二季度以來,統計數據顯示,有72只川股獲得各路機構不同形式的調研,其中有7只川股接受了超過100家機構的調研。
其中,華豐科技、富臨精工、百利天恒等個股被機構調研的次數居前三位。
從二季度以來暫列機構關注度榜首的華豐科技來看,截至目前,共有170家機構對其進行了調研。從機構提問來看,公司的高速線模組和防務業務情況被提及最多。
對于高速線模組業務,華豐科技表示,公司高速線模組產品自2024年第三季度以來開始量產爬坡,隨著公司生產經驗和效率的不斷提升,高速線模組生產線在2025年第一季度達到滿產滿銷狀態,4—5月份依然延續了第一季度良好的生產和銷售態勢。
防務業務第一季度接單情況較好,防務類連接器產品也在向集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轉變,產品更多的以組件形態交付,有利于提升整體價值量,但交付周期變長,預計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防務業務業績會有所好轉。
機構調研家數僅次于華豐科技的富臨精工,自二季度以來共獲得了160家不同機構的調研。
富臨精工在人形機器人業務上的布局,是眾多機構關注的焦點。對此,富臨精工表示,公司積極把握智能機器人發展及與機器人有關的精密機械零部件、機器人電關節、減速器等關鍵組件的產業機遇。
公司前期已進行相應的技術人員儲備和研發投入,在機器人關鍵硬件智能電關節上已有所布局,即整合減速器、智能控制及電機技術,并拓展了諧波減速器和行星減速器兩個平臺的電關節產品,相關產品已進行小批量生產。
與此同時,積極拓展適配多家主流機器人客戶,為打造智能機器人關節產業新增長極在產品技術、市場拓展和生態合作等方面做了扎實的準備。
作為創新藥企業,百利天恒的研發投入和重要創新藥研發進展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為144278.95萬元,同比增長93.34%。公司已擁有15款處于臨床階段的候選藥物,并在全球開展了80余項臨床試驗,其中包括已開展的10余項Ⅲ期臨床研究。
百利天恒表示,公司近期有一系列重大進展。三期臨床資產方面,公司核心產品iza-bren和BL-M07D1今年以來新開展了多項Ⅲ期注冊臨床試驗和Ⅱ期臨床試驗;早期臨床資產方面,公司第15款創新藥BL-M09D1已獲批開展臨床試驗,其他已經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創新ADC藥物和創新GNC藥物也在順利推進過程中;國際化方面,公司的美國團隊建設也獲得了長足發展,除了已經具備的全球早研能力外,已建立起全球臨床開發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