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 圖源網絡
“老不正經”蔡瀾的人生觀,不是“吃吃喝喝”這么簡單
文/宮殿樓臺
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
6月27日,蔡瀾微博發布消息:我們敬愛的蔡瀾先生于2025年6月25日(六月初一),在親友陪同下,于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遵從先生意愿,為免叨擾親朋,不設任何儀式,遺體已火化。
蔡瀾和金庸、黃霑、倪匡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因為玩心太重、挑戰世俗陳規陋習,在《今夜不設防》節目中與黃霑、倪匡穿著睡衣,端酒杯與明星聊美食、談風月,傳聞至少交往過61位女友等驚世駭俗之舉,被觀眾視為不務正業、老不正經。這樣一個人物的離世,自然又引爆了人們對他通透率性、灑脫豁達人生的關注。這些天,網上到處是對他生平的回顧以及對他人生金句的解讀。
在大家通常的印象里,蔡瀾是酷愛和談論吃吃喝喝的老頑童,是大名鼎鼎的美食家,和電視臺合作推出了多檔美食節目,還是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實際上,他的成就更為豐富。金庸評價他:“見識廣博,琴棋書畫,酒色財氣,文學電影,什么都懂。于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更可說是第一流的通達。”
蔡瀾 圖源網絡
倪匡曾調侃蔡瀾:“這樣一個人,來自哪一個星球?在地球上多久了?看來,是從魏晉開始的吧。”在蔡瀾身上,不乏阮籍、劉玲這些魏晉名士自由不羈的影子。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人生這本無字書,每個人也有著自己的見解和活法,蔡瀾的回答是:“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呢?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意義吧,一點也不復雜。”
在蔡瀾這里,人生的意義就是如此簡單,他不跟你高談闊論類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樣的人生弘旨要義。許知遠在《十三邀》節目中問蔡瀾:“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讀圣賢書所為何事,這些東西該怎樣平衡?”蔡瀾笑瞇瞇地回答:“吃吃喝喝才可以平衡。”
蔡瀾 圖源網絡
這樣的回答,不就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市儈哲學的復制版嘛。但是從老頑童蔡瀾嘴里說出來,肯定不是世俗意義上吃吃喝喝這么簡單。許知遠又問蔡瀾:“在這個時代做一個享樂主義者意味著什么呢?”蔡瀾說:“你想通了什么都可以。”蔡瀾所闡述的“一點也不復雜”的人生意義,應該是他想通的結果。“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不過是具象化的表現,“我叫蔡瀾,聽起來像菜籃,買菜的籃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也是戲謔的成分,而“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才是他更看重的意義。
在“一本快樂的回憶集”、自傳《活過》中,蔡瀾記錄了他的一次經歷。有一次乘坐夜機,突然遇上了強烈氣流,旁邊的外國乘客嚇得面色蒼白,死死抓著座位上的扶手,而蔡瀾卻悠哉游哉地喝著香檳。氣流結束后,這位鄰座像是不服氣地盯著他問:“你死過嗎?”蔡瀾笑著搖搖頭:“沒有,但我活過。”
實際上,蔡瀾并不是天生就講究吃吃喝喝,他進入美食圈純屬偶然。一次,蔡瀾的父親從新加坡來香港看他,他帶父親去茶餐廳吃飯,等不到座位不說,還遭到了侍者的奚落。回去后,蔡瀾寫了一篇批評的文章,發在了自己的專欄上,結果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歡。由此,開始了一發不可收的美食品嘗和寫作歷程,吃出了名氣,從美食玩家變成了行家,把興趣變現成了他后半生的志業。
蔡瀾鐘情美食,卻不貪食天價食物。他十分接地氣,有時自己背著布袋,逛菜市場購買食材,親手烹制美味。在品嘗美食、撰寫食評過程中,蔡瀾更注重的是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體驗。每一篇食評,他要吃過五家餐廳對比后寫出來,甚至要修改四五遍,保證文章里沒有半個多余的字。
宏觀看人生,微觀過日子
蔡瀾寫道:“跟整個宇宙相比,人生不過一個剎那,凡事不要那么糾結,只問快不快樂。”從這話,可以約略探視到他通透人生觀的由來,似乎有些“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味道。
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寫了一本叫做《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的隨筆集。她在書中寫道:“就連整個人類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也只是一粒微塵,就連整個地球在宇宙中也只是一粒微塵而已”,“人之所以無法參透,還是因為沒有真正的宏觀視野。只要能夠讓靈魂之眼站在空中俯瞰大地,就能將天大的事情看小看輕,就能夠讓心中的千鈞重壓變作鴻毛。因為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看,人類不過是宇宙塵埃。而一旦能設身處地,就能感同身受。一旦將自己真正定位為一粒宇宙塵埃,就沒有任何的塵世事情還有一點點的重量,因此可以釋懷。”
我等凡夫俗子,往往為紅塵瑣事、現世功利所羈絆,活得辛苦困頓,而蔡瀾、李銀河這些眼界通透、居高望遠的大咖們,往往不畏浮云遮望眼、撥開迷霧見真容,對人生有著非同尋常、超凡脫俗的見解,活得相對自在輕松。若是我們也能和他們這樣,從宇宙的視角、從宏觀的角度來俯瞰、審視一下身邊瑣事,大概也會超脫、澄澈得多。
蔡瀾 圖源網絡
或許有人擔心:以宏觀視角來審視人生,會不會看破紅塵、萬般無趣,陷入頹廢、虛無?
李銀河對此闡述:“當我們已經明明知道人生最終無意義之時,為什么還要徒勞無功地去追尋意義?答案在于,人生無意義這一論斷只是宏觀的論斷,是整個人類及其活動在宇宙中的定位;從微觀的角度看,每個人的生命還是有意義的,對他自己有意義,對周邊的人有意義。對于個人來說,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快樂而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好好享用自己這幾十年的光陰和生命。”
李銀河的意思很明確,既要有宏觀的視角,也要有微觀的視角,也就是要辯證、全面地來看待,宏觀之下看到的是整個人生在浩瀚宇宙中的無意義,而微觀之下看到的是每個人具體而鮮活的生命過程以及組成生命過程的每一個日子,就像蔡瀾所說“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
宏觀視角,可以讓我們超凡脫俗、空靈飄逸,看淡得失榮辱、功名利祿,追求內在的寧靜淡泊;而微觀視角,又讓我們回歸七情六欲、紅塵煙火,來體驗人間的悲歡離合、柴米油鹽,去吃吃喝喝、養花種草、吹拉彈唱,去奔赴山海、擁抱詩與遠方,去“家人閑坐,燈火可親”、享受天倫之樂。
蔡瀾 圖源網絡
新商業架構師、全網關注用戶過億的現象級IP張琦女士講道:我們應該在無意義的生命當中,盡量讓自己過得快樂一點、幸福一點、圓滿一點,你再有錢、再成功、再偉大,在歷史學家的眼中不過三頁紙。這世界上99.9%的人,來了跟沒來一樣。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無助和無奈的時候,我們不一定要樂觀,也不一定要悲觀,我們要達觀,要看到本質和通透,就像金庸先生所說,人生無非是大鬧一場,然后悄然離去。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看山看水看世界,去豐富自己的體驗,見天見地見眾生,返而來觀自己。你的成長更重要。
人生實苦,悲喜自渡。該如何來度過自己的生命,把苦的人生盡量過得快樂一些?像蔡瀾、李銀河、張琦這樣把宏觀看人生和微觀過日子靈活結合起來,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樣的心愿。
再回頭來說幾句蔡瀾,網上對他對女性的態度頗多微辭,我呢,曾是女性至上主義,后來越來越覺得男女都套著人性的模子,不過彼此彼此、半斤八兩,蔡瀾跟他所謂的女友,不過就是周瑜打黃蓋,我們也沒太多必要指責這個老頑童,倪匡直言:“他是俗世中的君子,活得比誰都通透。”怪就怪我們這群俗人還不能理解這份通透。
作者:宮殿樓臺,修心養性讀閑書,胡思亂想寫小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