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考288分”這個詞,在互聯網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是的,說的就是那個考了288分的河南女孩,全家人都為她一起歡呼。
媽媽跟女兒說:不管別人怎么說,考了288分,媽媽現在挺滿意的。
女孩也哭說:自己努力了。
高中如果真的努力了,只能考288分嗎
其實,我有一個疑問:高中如果真的努力了,只能考288分嗎?
高考考288分,家長能接受這是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女兒學習怎么樣她們心里有數。
自己把視頻發出來,全家那么高興還要慶祝,不知道媽媽條視頻的意義是什么?
如288分都要慶祝,那努力讀書的意義是什么呢?
288分,初中的孩子都不止考這個分數,代表浪費了高中的三年光陰,慶祝啥?
考了高分的沉默不語,考了低分的敲鑼打鼓。
會讓人越來越不相信,讀書能改變命運,就會有更多人想要去當網紅,想要靠分數去炒作和博眼球,這樣世界就會越來越烏煙瘴氣。
媽媽說,“在我心里,孩子努力過,就值得被肯定。”
問題是,但凡孩子努力過,都不至于考288分,這其中的甜只有她自己知道。
這位媽媽錯在用女兒的歡樂,賺流量。
288分、努力過了 、媽媽很滿意 、這幾個詞湊在一起就不對勁兒。
可以說媽媽接受這個成績,而不是說媽媽很滿意這個成績。
單純因為孩子考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開心可以。
但你不能違背主流價值觀,因為考了低分而掌握流量去帶貨。
讓很多學習不好的孩子,拿著你的視頻跟爸媽說你看:考288分照樣能帶貨當網紅!
那對其他莘莘學子公平嗎?對廣大的科研工作者和一心撲在教育事業的人公平嗎?
一場錯位的教育價值觀營銷
想起了我們高中老師的一句話:人家考滿分的咱不知道人家怎么考的,你這考0分我也不知道你咋考的。
女孩考288沒錯,錯在不該拿這個作為噱頭引流。出來宣傳,慶賀,最后靠這個來帶貨。
這才是最大問題。
其實做父母的孩子考多少都好。因為高中壓力大,孩子不容易,只要努力了都值得被肯定。
可是他們家這個288分歡呼成那樣,我覺得有點過了。
可以不掃興,但真沒必要興高采烈。
不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地說:
我孩子就是不喜歡學習,我們也沒有強迫她學,她三年一點沒學,亂蒙蒙了個288,是蒙得最高的一次了。
我很滿意了,我打算和孩子一起做自媒體,希望大家支持。
結果呢,一要標榜家庭和諧父母開明,拉踩一下在意分數的家長和考生。
二要標榜孩子努力了盡力了,這是當大家都沒上過學嗎?288分是一點沒學,更別說努力了。
我想:大部分父母都是,最多不批評不責備,但是慶祝真想不出來。
養孩子就算要松弛,也不至于松弛到高考288分,喜極而泣的程度吧。
不逼迫孩子一定成龍成鳳,也不意味著就放任自流,讓孩子愛咋咋的,還無腦支持吧。
這樣,只會扭曲大家的價值觀。
我同事孩子考了大專,沒表揚沒批評,只說:孩子你辛苦了。
這才是真實反應。
考了低分不羞愧沒關系,父母開明不責怪女兒也沒關系。
但是以此賺流量,以低分為傲,以“我努力了”為榮,就完全變成“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味道了。
父母都愿意愛孩子,希望健康。但不該拿這個分數來說事,自己小家庭消化一下就好了。
父母可以包容與鼓勵孩子,但當成勵志榜樣炒作確實就離譜了。
父母接受孩子的成績是愛與包容,但過度營銷只會誤導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