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被標題吸引,決定閱讀這篇文章,相信會和我之前一樣滿頭問號。但先別急,我們慢慢來搞清楚這個奇葩的美國司法體系。
美國的司法體系,不但和我們完全不一樣,且我們此前看到的很多混亂不堪的新聞,其實大多都是川普不停違憲,地方聯邦法院不斷叫停的“下克上”結果。
總統帶頭違憲這種事情對我們來說完全不可理喻,但以前的美國總統其實也一直是這么操作的,并且總統的行政令對司法權的侵蝕有越來越不可控制之勢。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此前特朗普雖然在口頭一直贏,但官司卻一直輸,但他這次贏了一次,可以說就贏了之后的無數次。
畢竟在數量上,看起來紅州的數量多于藍州。聽他的州遠多于不聽他的州,并且以后不聽他的州他完全可以假裝看不見。
在搞清楚“美國聯邦地方法官無權叫停總統全國行政令”為什么是特朗普大贏特贏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美國的聯邦法院三級機構:
聯邦地區法院(初審法院) 94個
主要職能:審理聯邦案件初審(憲法、聯邦法律、跨州爭議等)
特點:每個州至少1個,共576名法官;獨任審判,可發布臨時禁令;擁有對總統行政令的初步審查權
聯邦上訴法院(巡回法院) 13個
主要職能:審理轄區內地方法院的上訴案件
特點:分11個地理巡回區+特區巡回區+聯邦巡回區; 合議庭審判(通常3名法官);可推翻或維持地區法院禁令;
聯邦最高法院:1個
主要職能:終審裁決與憲法解釋
特點:9名大法官終身任職;擁有調案令制度(每年僅受理約1%案件);對重大憲法爭議具最終決定權
大家發現沒有 ,美國聯邦司法體系的這個奇葩的結構下面,雖然被公知和精美們無限美化成三權分立和司法對行政的制衡。
稍微也有點團隊管理經驗和大公司工作經驗的人都會知道,這樣的監督體系和反復博弈會給社會造成多大的混亂。在這個背景下,美國的行政效率高得起來才叫怪事。
簡單來說以前的制度是:
不管美國總統發布了什么樣的行政命令(是否違法違憲);全國567個聯邦地方法官之一,如果認為違憲或違法,就可以叫停到上訴判決結果出來之前;
接著總統可以上訴到巡回法院,一直到最高法院。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說特朗普這一次是大贏特贏呢?因為從此以后,地方聯邦法官只能叫停自己的州、涉案的團體或個人,和美國其他州沒有關系。
新華社華盛頓6月27日電 針對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行政令來限制“出生公民權”引發的訴訟,美國最高法院27日裁定,聯邦地區法官無權發布全國性禁令來阻止該措施實施。
據美國媒體報道,保守派控制的美國最高法院以6比3的投票結果批準了特朗普政府的請求,限制聯邦地區法官實施禁令的范圍,使其僅適用于提起訴訟的州、團體和個人。但該裁決并未涉及特朗普政府限制“出生公民權”的行政令本身是否違憲問題。
下面我們來逐句解析這個新聞:
1. 表面上是因為“出生公民權”引發的訴訟,但裁決的結果是全面而影響巨大的。也就是說,從此以后美國的“一國兩制”不是夢,不管美國總統想做什么,愿意聽他的州就可以直接執行,不愿意聽他的州就可以叫停或提起訴訟。
2. 也就是說,在以前一個不合理或違憲的命令,就算紅州的人愿意配合特朗普,也可能會被藍州的聯邦法官叫停。但從此以后,地方的法官,只能叫停自己提起訴訟的州、團體或個人。
舉個例子來說:上次特朗普把許多移民強行送到薩爾瓦多監獄,其中不但包含后來引起無數風波的加西亞,也包含了另一個案件的四名原告。
如果按照以前的操作,經過法官叫停后,整個飛機上的所有人都要被運回來,但從此以后,美國政府可以選擇只送回跟案件相關的人。
并且,如果特朗普政府,有辦法把藍州看不慣的人員,偷偷送到配合度更高的紅州的話,藍州地方法官也毫無辦法,此前一個被當街抓捕的巴勒斯坦“支持者”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土耳其籍女博士生魯梅伊莎·厄茲蒂爾克(Rumeysa Ozturk)就這么處理的,法官叫停的時候人員,已經不在本州。
3. 另外,我們必須注意到,在6月27日的裁決中,“出生公民權”行政令雖然沒有裁決是否違憲,也就是說“出生公民權”的結果,很可能就是紅州違法,藍州合法。
這樣的結果,除了“一國兩制”,我都想不出別的形容詞!
此外,從這個戲劇性的結果上,我關注到的奇葩事實是:
1.聯邦地方法官無權叫停總統全國行政令這種奇葩結構,以前是怎么被公知和殖人吹捧成全世界最完備的司法體系的?
因為這個現象如果要出現,比如基于以下兩個事實:A. 總統利用行政命令違法或違憲;B. 地方法院居然可以“下克上”。
2. 如果以前的美國是散裝的美國,那么在紅蘭州司法體系,各走各路的未來,美國的分裂也許真的才是無可挽回的結局。
如果一個聯邦政府的命令,取決于州政府和州法院是否愿意執行,那么這命令和沒有又有多大區別呢?
因此,我的結論是:特朗普贏麻了,但美國可能輸麻了!
并且,以后美國的紅藍州,如果不是面臨巨大的威脅或生存危機,可能真的會變成完全不同的兩個制度和兩種生存體系。
又或者,近期紐約市初選獲勝的阿姆達尼,正是在這樣的巨大矛盾心態下選出來的代表:
在美國猶太人最多的城市,選出了一個反猶太的未來市長。
他不但是印度裔,而且還是穆斯林,并且還熱衷于向資本主義開炮;
美國未來的分裂,也許真的再無挽回的余地。
最后給大家分享一個不好笑的笑話。
嚴格來說,這不算是個笑話,而且很悲傷。
但放在美國兩黨惡斗的背景下,確實無奈又好笑。我們之前聊過好幾次的加西亞小哥,他的故事又有新進展了。
簡單來說:整他的共和黨把他驅逐出境,甚至送到監獄;然后救他的民主黨,為了讓他不被再次驅逐出境,加重了他的罪名,讓他待在美國的監獄。
也就是說,害他的人和救他的人,兩黨斗爭,驚動最高法院,最后給他的選擇都是監獄。
關注、點贊、轉發、賞贊都是愛,小瘋在里先謝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