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售價 999 美元(國行 7999 元)起的 MacBook Air 是蘋果筆記本產品線的入門級設備。然而,最新的消息顯示,這一門檻未來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消息來源于分析師郭明錤,他最近的報告表示,蘋果正計劃推出一款定位更低的 MacBook,雖然屏幕也是 13 英寸,但會搭載 A18 Pro 芯片——也就是去年 iPhone 16 Pro 系列上使用的那顆。
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這款新品將成為蘋果首款采用 A 系列芯片的 Mac 電腦。為了突出其入門定位和年輕化的設計風格,蘋果還可能為其提供多種活力配色,例如銀色、粉色和黃色等。
很多人可能會質疑:一顆手機芯片真的能支撐起 Mac 的桌面級體驗嗎?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大多數日常使用場景下,它完全可以勝任。
雖然 A 系列芯片在多核性能和內存支持上相比 M 系列有所精簡,但 A18 Pro 的性能依然不可小覷。根據 Geekbench 的跑分數據,A18 Pro 的單核性能得分約為 3500 分,僅略低于 Mac mini 中搭載的 M4 芯片。這意味著,在日常任務如瀏覽網頁、文字處理、觀看視頻等主要依賴單核性能的場景下,用戶幾乎感受不到與更高端 Mac 設備的顯著差異。
在多核性能方面,A18 Pro 的得分約為 8780 分,雖不及 M4 的 15000 分,但其表現與 2020 年發布的 M1 芯片幾乎持平。而即便是今天,仍有大量用戶認為 M1 的性能“完全夠用”。因此,對于一款入門級設備來說,A18 Pro 的性能并不會成為短板。
既然性能足夠勝任用戶的日常需求,那么這款新 MacBook 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定價策略。根據郭明錤的預測,蘋果為這款新設備設定了 2026 年銷售 500-700 萬臺的目標,并希望它能顯著提振 MacBook 的整體銷量,預計其銷量占比將達到 20%-28%。
要在一個競爭激烈的成熟市場中實現如此高的銷量,蘋果需要為這款設備制定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價格。然而,目前尚未有具體的定價預測,特別是這將是蘋果首次為搭載 A 系列芯片的 Mac 產品定價。
根據郭明錤的預測,這款全新 MacBook 將在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進入量產。如果傳聞成真,無疑將成為蘋果 MacBook 產品線最具性價比的新成員,大家是否會有興趣入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