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中紀委副書記王鶴壽悶悶不樂地撥通了干女兒的電話:
“小亮,今晚陪我去見一位故人吧。”
這讓陶斯亮非常疑惑,這位故人到底是誰,竟然能夠讓身為中紀委副書記親自去探望呢?
本以為要會見的是一個大人物,不承想王鶴壽的一句話,讓陶斯亮對這人的身份更加的好奇了。
“不過是個見風使舵的叛徒罷了”。
陶斯亮
初見叛徒,艷麗食人花
很快,陶斯亮在王鶴壽的帶領下見到了那位叛徒,她就是中共第一位女叛徒秦曼云。
推開房門,秦曼云上身穿著色彩鮮艷的絲綢襯衫,下身穿著綠色的喇叭褲,搭配尖頭高跟鞋走了進來。
若不是王鶴壽曾經向陶斯亮透露過她的底細,陶斯亮還以為今天會面的是一個豪門富太。
再次見到王鶴壽,秦曼云神色親昵,向王鶴壽打聽著當初東方大學的老同學們的下落和處境。
本以為回憶會讓她與王鶴壽之間的關系親近起來,不曾想王鶴壽完全不吃這一套,語氣客氣得像是在回答記者的問題。
眼見“敘舊”這一招沒用,秦曼云轉頭便開始向王鶴壽“訴苦”,期望能夠得到王鶴壽的諒解。
叛變經歷,沒心沒肺秦曼云
“鶴壽,當初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那都是被逼的啊!”
秦曼云,曾用名秦影云,上世紀初出生在山東的一個老牌世家。
雖然家族逐漸走向落寞,但是秦曼云依舊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到了中學時期,秦曼云在山東省立濟南女子中學結識了一批有志之士。
身為女性,又同在革命的洪流之下,秦曼云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加入了共產黨,還有“反帝國主義大同盟”等革命團體。
她不僅積極投身革命,還大力支持女性獨立、學習,并且支持女性革命。
后來,她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為了當時的省立女中團支部書記。
在五四運動之中,她積極帶領女學生展開各式各樣的反帝斗爭,還參與了濟南全市性的反帝運動。
那時的秦曼云事業順利,革命之路坦蕩,只可惜軍閥對革命愛國人士的瘋狂鎮壓,阻礙了秦曼云的事業發展。
無奈之下,秦曼云只好轉入地下,成為了一名地下情報工作人員。
由于記憶力超群,秦曼云的情報工作非常順利,還在1925年,被黨組織派去蘇聯莫斯科“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讀書。
正是在這里,秦曼云認識了王鶴壽以及第一任丈夫關向應。
關向應是中國革命第一代的著名領袖人物,那時的秦曼云在黨內也是有名的女革命家,二人的結合可謂是天作之合。
只可惜,由于關向應在上海被捕,得到解救后被迫離開上海,夫妻二人開始了異地的生活。
在當下這個時代異地戀都十分艱難,更不要提在那個溝通困難的年代。很快,秦曼云便以關向應工作繁忙為由,選擇了離婚。
沒有人能夠想到,這次離婚竟然是二人人生的分割點,他們走向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一個是康莊大道,一個是無邊歧途。
離婚后,秦曼云的事業迎來了短暫的巔峰,在莫斯科中共六大會議上,秦曼云指定及旁聽代表參加,并且擔任了大會秘書處文書科的工作。
后來,國民黨加大對我黨的清洗,于1934年6月將秦曼云等人抓捕。
秦曼云一經抓捕就成為叛徒,之后保釋出獄便默默地與黨組織脫離了關系。
后來,國民黨在上海清洗我黨組織,以秦曼云為首的一眾上海共產黨人被抓捕。
令人震驚的是,這群人創下了我黨“抓捕即叛變”的先例!
秦曼云在上海黨組織地位斐然,她以及治下一群人的叛變導致中央在上海損失巨大,上海組織網絡幾乎癱瘓,中央與蘇聯也失去了聯絡。
當時一同被捕的,還有秦曼云的新男友——短暫接任中共中央局書記的盛忠亮。
盛忠亮也是我黨組織的重要一員,他曾經擔任過北京市委宣傳部秘書等職位,因此還曾經遭遇過北洋政府的通緝,無奈逃出國外。
1932年回國后,盛忠亮便認識了剛剛離婚的秦曼云,并對她一見鐘情,展開了熱烈追求。
二人如同干柴遇烈火一般,發展迅速,沒多久便結婚了。
剛入獄的盛忠亮展現出了對黨絕對的忠誠,堅韌不拔。
只可惜這位是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性子,國民黨特務在得知這個消息后,便計劃讓秦曼云勸降盛忠亮。
果不其然,經過秦曼云的勸說,盛忠亮折節叛變投入了國民黨的懷抱。
盛忠亮叛變后,進入國民黨中央黨部社會調查部做了特務;而秦曼云則是在說服愛人之后,出庭指證黃文杰等人。
黃文杰等人是上海黨組織存留的最后一絲光芒。
不同于秦曼云一眾“被捕即叛變”的人,他們大義凜然,忠貞不屈,展現出了真正的共產黨人風范。
也正是因為他們,我黨“被捕即叛變”的惡循環終止,黨內的不正風氣也在后續得到了良好的肅清。
過往曾經,那些能夠為秦曼云提及的舊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想利用他們拉近與王鶴壽的關系,無疑是在白日做夢。
軟硬不吃王鶴壽
秦曼云這一番軟硬兼施的溝通手段可謂是高明至極,但是對于腥風血雨里拼殺出來的王鶴壽來說,這點小手段明顯不夠看。
“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向應會經歷哪樣的遭遇?”見自己的手段沒用,秦曼云拿出了大招——曾經的愛人,共同的友人關向應。
王鶴壽與陶斯亮
王鶴壽依舊是如同回答記者問題一般,客氣而又不失禮貌地回應了秦曼云。
秦曼云不由地有些落了面子,終于表達了自己請求與王鶴壽相見的真實目的。
是的,這次會見并不是王鶴壽主動,而是在秦曼云的積極請求下由中央促成的。
此次會面,秦曼云打算以王鶴壽為切入點,以“為祖國統一大業付出,為共產黨盡力效勞”為借口,帶著在美國打拼的產業回國“撈金”。
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秦曼云大費口舌與王鶴壽“敘舊”,又拉出關向應求情。
但是她曾經的叛變板上釘釘,越是提及這些人,鶴壽的內心就越是堅定。
最后,拉不下面子的她以同情的口吻“關心”王鶴壽道:“這幾年來,你受苦了吧?”
但王鶴壽渾然不動,輕搖著自己的折扇,坦然一笑道:
“這是我們黨內的事情,自己的事兒算不了什么,就不勞您費心了。”
計劃失敗,灰溜溜地秦曼云
短短一句話,擊碎了秦曼云的內心,直至此時,她已然了解到自己本次拉近關系算得上是失敗了,甚至因為這句話心虛臉紅到說不出話來。
要知道曾經秦曼云確實為了革命立下功勞,后來怎么會變成這樣呢?
只是當年秦曼云夫妻倆的叛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若是沒有秦曼云與盛忠亮的叛變,2月19日的大破壞是不會那樣嚴重的。
若是沒有2月19日的大破壞,中央局機關、組織部、宣傳部、印刷廠等部門不會同時受到那樣的打擊,上海黨組織部也不會幾近毀滅。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時,秦曼云回國觀光,也正是那時,曾經的一些叛徒們都得以回國。
最終在2001年,秦曼云去世。
參考資料:
1、“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與一對叛徒《同舟共進 》. 2010(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