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改口談石油,想讓中國大舉進口,中國會同意嗎?就在這個時候,有學者透露一個重要事實,是什么?
日前,中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用“改革”和“發(fā)展”兩大關鍵詞闡述中國應對來自美方的傾軋之道。對此前的中美關稅對抗,他表示中國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規(guī)宏觀經(jīng)濟政策,并非倉促應對來自美國的關稅傾軋,而是早有準備!甚至可以說在八年前就已經(jīng)開始。
八年前也就是2017年,而美國真正對華大幅加征無理關稅,其實是在2018年,這也可以為我們解釋,為什么美國這些年來一直竭盡所能動用關稅武器針對中國,雖然客觀上的確可能對中國部分產(chǎn)業(yè)構成影響,但是美方借此迫使中國就范,同意美國一切無理要求的陰謀,其實并未成功,而且中國的發(fā)展依然取得不俗的成績。甚至到今年,面對美國更加歇斯底里的關稅傾軋,中方應對起來越發(fā)得心應手。顯然,隨著博弈深入,美國的關稅傾軋,對中國的威脅正肉眼可見的降低,這正是中方準備越來越充分的體現(xiàn)。
其實也不僅僅是中國的學者,早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就任以前,歐洲就有國家認為,應對美國可能發(fā)起的大規(guī)模關稅對抗,中國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這也不奇怪,在國際社會的博弈中,指望臨時抱佛腳或者運氣之類因素來幫助自己取得勝利,未免太過冒險,唯有時刻保持足夠的前瞻性,為任何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做足準備,才是確保自己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
所以說,特朗普當下乃至未來,最好不要再動針對中國的念頭,畢竟中國8年前就已經(jīng)布局,如果特朗普真這么干了,那么最后的結局只能和此前一樣,自取其辱。對這一點,其實特朗普自己也隱隱感受到了。
就在日前,特朗普在接受美媒專訪之際,盡管美媒主持人不斷借各種議題污蔑中國,試圖讓特朗普發(fā)表一些針對中國的言論,但特朗普反倒指出,這些都是美國自己干過的,更強調,當下中美“相處的很好”。當然,這并不是說特朗普對華就沒有什么盤算了,他這么說,是出于一個功利性的意圖。不久前伊以達成停火,他趁機意味深長地表示,中國可以購買伊朗的石油了,但也請中方考慮考慮購買美國的石油。
不談關稅戰(zhàn),特朗普改口談石油,這就是特朗普對中國依然有盤算,但已不敢再輕易施壓的鐵證。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特朗普并非此時才想到讓中國購買美國石油,早在4月2號特朗普推出“對等關稅”政策以前,2月和3月,特朗普已經(jīng)兩度對華加征關稅了。根據(jù)當時流出的一些消息,他其實也發(fā)出了取消關稅的條件,就是讓中國每年進口5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而且他還指定了具體品類,能源和農(nóng)產(chǎn)品。不同于民主黨以科技從業(yè)者、城市白領為主要擁躉,能源大亨和美國廣大的鄉(xiāng)村農(nóng)民是特朗普乃至共和黨的鐵盤。
顯然特朗普兜兜轉轉一大圈,其實從一開始就是想要中國加大進口美國的能源和農(nóng)產(chǎn)品,那么對此,中方會答應嗎?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其實過去一直都有從美國進口能源和農(nóng)產(chǎn)品。但是出于供應鏈穩(wěn)定的長遠考量,中方并未將能源和農(nóng)產(chǎn)品的進口源過于集中,尤其是前者。
所以特朗普希望中國加大對美能源和農(nóng)產(chǎn)品的進口,中方不是做不到,但是如果要每年進口5000億美元的話,這就太霸道了,畢竟5000億美元,等于將中國大量能源和進口糧食供應鏈都捆綁到美國身上,加上美國能源價格較之中東和俄羅斯更加昂貴,這會加大中國的進口成本。更何況,萬一未來美國突然翻臉,中國豈不是會面臨大麻煩?
所以接下來中美在有關貿(mào)易上的對話,不排除特朗普還會不滿,但他或許也應該理性一點,畢竟中國為應對美國的關稅戰(zhàn)早有準備,如果他再次翻臉,那么中方早已備好的、更多的反制手段,可為的就是今天。一旦激怒中國進而讓美國再度遭受反制,特朗普恐怕將會后悔莫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