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桐、劉宇寧主演的《書卷一夢》從開播當天就創下愛奇藝熱度史冠,本以為能一直扶搖直上,沒想到上線已經六天,熱度值最高只有9450,周末過后,熱度值已經開始走下降的趨勢,在《以法之名》、《錦繡芳華》的夾擊之下,破萬還有希望嗎?
題材創新:古偶“癲劇化”的破圈嘗試
從題材上來看,《書卷一夢》“強制愛古裝輕喜劇”,說是原創劇本,以“無限流穿書+反套路喜劇”為核心設定,劇中女主宋小魚(李一桐飾)因穿越陷入死亡循環,每次死亡后需重置劇情,這種“游戲化”的敘事方式在國產劇中尚屬罕見,也打破了傳統古偶劇的線性敘事邏輯,所以在開播初期確實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首日就創下愛奇藝史冠就是證明。
女主宋小魚意外穿越進劇本世界,面對被反派男主用完即棄、凌虐致死的悲慘命運,想盡辦法逃離,卻又因劇本機制不斷被拉回男主身邊,上演各種名場面。劇中各種“劇本強制機制”的設定,密集拋出“內娛梗”:自帶彈幕吐槽“紅衣跳樓”“二選一必煽情”等古偶爛俗套路;經紀人要求“男主必須有900場高光戲”“一帶十九隨行團隊”,直指流量明星爭番位、濫用替身等行業亂象確實讓人樂在其中。
然而,這種創新也面臨爭議。部分觀眾認為喜劇元素“用力過猛”,雖然能讓人捧腹大笑,但部分情節邏輯薄弱(如系統規則漏洞),可能削弱沉浸感。
但不可否認,該劇通過“劇本殺式”互動體驗和荒誕人設,精準切中了年輕觀眾對“短劇化長劇”的需求——快節奏反轉、強情緒輸出,符合暑期檔觀眾追求“解壓爽感”的心理。
首播當日熱度7687刷新平臺四年紀錄,單日20+熱搜的爆發力,印證了題材創新的短期紅利。
演員破壁:李一桐的“精分式演技”與劉宇寧的“聲線修羅場”
“體寒”是李一桐的標簽,網友一直評價她“劇紅人不紅”,這一次在《書卷一夢》中貢獻了職業生涯最具突破性的表演。她將宋小魚塑造成“當代打工人的嘴替”,“慫萌咸魚”與“鈕祜祿·夢”高能狀態切換自如。前期為躲避男主追殺縮肩駝背、說話帶顫音;后期覺醒時挺直脊背怒斥:“憑什么女配角就得為愛情活?我偏要搞事業!”,讓觀眾眼前一亮。
但似乎,李一桐就是擺脫不了“劇紅人不紅”的宿命,雖然在劇中的表現頗受好評,但還是沒有達到出圈的程度。
劇中與劉宇寧的CP感成為重要助推力。“英雄救美變互捅”“大婚搶婚”等名場面,配合劉宇寧粉絲包場送15萬VIP會員的營銷事件,成功制造社交話題。
其他配角如祝緒丹、王以綸等也都表現出色,但是并沒有特別突出,就拿祝緒丹上一部同樣是輕喜劇的《永夜星河》來說,明顯這一次角色并不出彩,但仍舊為劇集增色不少。
演技雖然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僅靠演技也難以完全支撐起熱度的持續攀升。
破萬困局:三重壓力下的生死博弈
同檔期電視劇中,《以法之名》已經憑借口碑成功破萬,雖然《書卷一夢》比同期《桃花映江山》略勝一籌,但熱度最高的周日過后,已經開始呈現下降趨勢,更別提剛剛上線《錦繡芳華》的大熱趨勢。
一開始,愛奇藝的排播策略(首播6集、雙更模式)加上粉絲數據,雖能快速拉升熱度,但同檔期競品的“長跑式更新”(如《以法之名》日更)可能分流觀眾。此外,高考結束后的“報復性追劇”紅利已部分釋放,后續需依靠劇情高能點(如全員覺醒反抗劇本)維持熱度。
目前口碑來說,“劇中劇+循環+覺醒”三重套層結構,導致部分觀眾前幾集直呼“滿頭問號”。相比《臨江仙》傳統仙俠的“虐戀直球”,該劇需要觀眾解碼敘事規則,在碎片化觀劇時代略顯吃力。加上愛奇藝同期在播的《臨江仙》雖已收官,但仍是平臺年度破萬劇集;同期現實題材《以法之名》與新上《錦繡芳華》檔期圍剿白熱化之下,破萬顯而易見的難。
如果后續劇情不能兼顧娛樂性與深度、平臺運營不能精準狙擊競品。不能維持當前75%以上的熱度衰減率,借勢暑期檔長尾效應,破萬并不存在希望——畢竟,在這個“癲劇為王”的時代,敢為人先的瘋狂,或許正是突圍的關鍵。
《書卷一夢》的觀眾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評價:“見過癲劇,沒見過這么帶腦子的癲。” 或許這才是對創作者的最高褒獎,期待后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