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盛夏腳步臨近,2025年鐵路暑運從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共計62天。武鐵將實行客流高峰期列車運行圖。鐵路作為運輸主體,在國計民生和人民群眾出行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場暑運是對鐵路運力和服務的重要檢驗,同時也是炎炎烈日對鐵路人的一場“烤”驗。
這場持續62天的“運輸大考”中,學生流將成為主導力量,他們的出行需求如同一顆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家庭游、探親游、研學游等客流層層漣漪。從7月上旬高校集中放假,到8月中下旬返校高峰,鐵路客流預計將迎來顯著增長。旅客出行方向既瞄準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熱門城市,也聚焦湖北省內宜昌、恩施、神農架等避暑勝地。在這場客流浪潮中,武鐵客運部門憑借其重要交通樞紐地位,迎來了服務大眾、展現實力的關鍵契機。
客運能力供給增加,滿足多元化出行需求。為應對暑運客流高峰,武鐵展現出強大的組織調配能力,日均增開60列臨時旅客列車,如同為暑運注入60條“運輸動脈”。武鐵還根據車票預售和候補購票數據,靈活采取動車組重聯、普速列車加掛車廂等方式,精準提升熱門方向運力。在追求高效運輸的同時,武鐵沒有忘記開行公益性慢火車,這些穿梭在偏遠地區的“小慢車”,票價低廉、??空军c多,成為當地百姓趕集、就醫、求學的“生命線”。可以說,鐵路部門增加運力供給,有效應對高峰客流和突發客流,讓“說走就走”的旅行觸手可及,彰顯了武鐵平衡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服務民生的“鐵”擔當。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出行時更追求體感上的舒適和心靈上的從容,“走得了”已是剛需,“走得好”才是追求。武鐵在暑運期間科學合理地安排列車運行方向,新運行圖中,漢口至呼和浩特的直達動車,串聯起四省區,為區域間旅游和商貿交流架起“高速通道”。即將開行的旅游專列,更是將鐵路旅行與特色風光、民俗文化深度融合。旅客乘坐旅游專列,可實現“一線多游”,白天飽覽美景,夜晚舒適休憩,真正實現“人在景中游”。這種創新模式,既為旅客帶來全新旅游體驗,也為沿線旅游經濟注入活力,成為拉動暑期消費的新引擎。
在提升旅客出行體驗方面,武鐵在傳統服務與數字化服務上雙線發力。傳統服務層面,增加自助進站和人工驗證通道,優化購票、進站、換乘流程,用細致入微的服務減少旅客出行煩惱;數字化服務上,廣泛應用互聯網售票、人臉識別等技術,讓旅客購票、進站更加便捷高效。針對到站接駁“最后一公里”難題,武鐵積極與公交、地鐵、出租車等交通方式聯動,完善交通接駁網絡,實現旅客從車站到目的地的無縫銜接,讓旅客的暑運出行之路更加順暢、舒心。
暑運期間,武鐵不僅要應對大規模客運壓力,還要統籌兼顧貨運保障與鐵路安全。在貨運領域,武鐵加強與企業協作,優先保障煤炭、糧食等民生物資運輸,確保居民生活平穩有序;同時發揮鐵路運輸大運量、低成本優勢,助力貿易出口,為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面對暑期防洪壓力,武鐵對鐵路沿線橋梁、隧道等重點設施開展拉網式排查,完善防洪應急預案,加強與地方政府聯動,筑牢安全防線,守護鐵路大動脈暢通無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武鐵在暑運中的一系列舉措,是鐵路部門服務民生、推動經濟發展的縮影。通過運力保障、旅游創新、服務升級、安全守護等多維度發力,武鐵不僅將為旅客打造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也將為區域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貢獻重要力量,在這個暑期書寫屬于自己的責任與擔當。(武漢 周瑾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