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們都知道島國對海軍建設很重視,例如英國和日本,因為海洋對其極為重要、堪稱生命線,所以只要條件允許就會大力發展海軍。不過有這么一個國家,既不是島國,鄰國中也沒有列強,但對海軍建設很重視,其海軍史上有不少高光時刻,這個國家就是阿根廷。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阿根廷在海軍建設方面的努力和成績。
“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
首先阿根廷是歷史上最早擁有全速射炮型防護巡洋艦的國家之一,早在19世紀90年代,也就是甲午戰爭前后,阿根廷就擁有數艘威力強大的防護巡洋艦。例如“七月九日”號防護巡洋艦和“布宜諾斯艾利斯”號防護巡洋艦。其中“七月九日”號配備4門152毫米/40倍徑速射炮和8門12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與甲午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的“吉野”號防護巡洋艦火力一樣。而“布宜諾斯艾利斯”號火力更強大,配備2門203毫米/45倍徑速射炮、4門152毫米/45倍徑速射炮、6門120毫米/45倍徑速射炮,完全壓制“吉野”號。要是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有2艘“布宜諾斯艾利斯”號這樣的防護巡洋艦,海戰贏定了。
并且阿根廷海軍在裝備防護巡洋艦的同時,還擁有大型戰艦。當意大利剛研制出“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后,阿根廷海軍先后下了4艘的訂單,即“加里波第將軍”號、“圣馬丁將軍”號、“培列頓將軍”號、“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其中“加里波第將軍”號和“培列頓將軍”號配備2門254毫米/40倍徑主炮,10門152毫米/40倍徑速射炮,6門120毫米/40倍徑速射炮;“圣馬丁將軍”號則配備4門203毫米/45倍徑速射炮,10門152毫米/40倍徑速射炮,6門12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貝爾格拉諾將軍”號配備4門203毫米/45倍徑速射炮、14門152毫米/40倍徑速射炮。這4艘裝甲巡洋艦組成一隊,放在甲午海戰中可以輕松全滅日本聯合艦隊。
“加里波第”級服役時間很長
PS:“加里波第”級堪稱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成功的裝甲巡洋艦,雖然噸位不大(最大不過8100噸),但是天才的意大利設計師卻在它身上實現了當時主流萬噸裝巡的配置,包括大口徑主炮,數量眾多的速射副炮,大面積的硬化裝甲防護,以及適中的航速航程。
憑借著由裝甲巡洋艦和全速射炮型防護巡洋艦組成的艦隊,阿根廷海軍稱霸南美,南美三強中的另兩強——巴西和智利不得不增加海軍預算、購買新式軍艦來抗衡。在19世紀末的這段時期,算是阿根廷海軍的一個高光時刻,要知道1896年阿根廷人口都不足200萬。對比一下同時期的清朝海軍,就算北洋水師還在的話,相差也甚遠,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里瓦達維亞”級戰列艦
進入20世紀,隨著無畏艦的出現,世界海軍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各國海軍都想擁有無畏艦,自然也包括阿根廷海軍。在得知巴西向英國訂購無畏艦之后,為了應對巴西海軍的造艦計劃,1908年阿根廷海軍制訂了一個包含2艘戰列艦和12艘驅逐艦在內的發展計劃。1908年,阿根廷戰列艦面向所有歐美造船廠公開招標。為了能獲得最新的設計,阿根廷方面有意沒有提出詳細設計指標。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15家造船廠參與了競標。為了能使本國的造船廠獲得訂單,各國政府還向阿根廷提供了各種外交優惠政策,包括降低或取消關稅、增加援助、提供低利息貸款等。
最終阿根廷選擇了美國造船廠的方案,這就是滿載排水量高達3萬噸的“里瓦達維亞”級戰列艦。兩艘“里瓦達維亞”級分別于1914和1915年完工,命名為“里瓦達維亞”號和“莫雷諾”號,標準排水量27900噸,滿載排水量30600噸,配備6座雙聯裝305毫米/50倍徑主炮、12門152毫米/50倍徑副炮、16門102毫米/50倍徑副炮,在上世紀初期屬于世界一流。1924~1925年經過現代化改造后,一直使用到上世紀50年代才退役。在超無畏艦出現前,“里瓦達維亞”級算是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這是阿根廷海軍的第二個高光時刻。
”五月二十五日“級重巡洋艦
由于一戰的爆發,阿根廷雖然沒卷入戰爭,但經濟上影響較大,上世紀20年代初處于困難時期,連“里瓦達維亞”級戰列艦都不得不轉入預備役。不過到了20年代中期經濟好轉后,阿根廷海軍立即啟動了新一輪海軍建設,1926年通過了一項10年海軍擴充計劃,購買3艘重型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3艘潛艇。在重巡建造上,鑒于“加里波第”級的成功經驗,阿根廷選擇了意大利造船廠,并未選擇英國造船廠,雖然政治上與英國更緊密。
接手設計建造任務的是意大利奧蘭多造船廠,基于本國的“特倫托”級重巡洋艦給阿根廷海軍設計了一型戰艦,這便是“五月二十五日”級重巡洋艦。“五月二十五日”級重巡洋艦一型三艘,首艦“五月二十五日”號,二號艦“布朗海軍上將”號,三號艦后來取消了。三號艦雖然取消了,但阿根廷向英國訂購了一艘輕型巡洋艦——“阿根廷”號用以替補,這艘輕型巡洋艦與后來民國海軍的“重慶”號輕型巡洋艦同款,但噸位更大、武備更強。
1940年通過巴拿馬運河的“阿根廷”號
“阿根廷”號與“重慶”號同屬英國“林仙”級輕型巡洋艦,準確說“阿根廷”號屬于放大版本,標準排水量6500噸,滿載排水量7500噸,配備3座三聯裝152毫米/50倍徑主炮。而“重慶”號滿載排水量只有6700噸,配備3座雙聯裝152毫米/50倍徑主炮。
另外,這一輪擴軍,12艘驅逐艦的計劃也完成了,不像之前的一輪只建成了4艘(4艘“卡塔馬卡”級驅逐艦,其余8艘驅逐艦計劃因各種原因終止了)。這12艘驅逐艦由7艘“布宜諾斯艾利斯”級驅逐艦,2艘“丘魯卡”級驅逐艦,3艘“門多薩”級驅逐艦組成。布宜諾斯艾利斯”級其實就是英國G/H級驅逐艦,而“丘魯卡”級驅逐艦和“門多薩”級驅逐艦則是英國“斯科特”級驅逐領艦的復制品。擴軍后的阿根廷海軍上了一個新臺階,此時期算是其第三個高光時刻!
綜上所述,雖然如今的阿根廷海軍不怎么樣,但不得不說在以上幾個歷史時期,阿根廷海軍處于高光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