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財經社 冰火
張家港這家上市公司重組又雙叒叕黃了!
6月30日晚,金鴻順(603922)發布公告,終止購買新思考電機95.79%股權計劃,而這已是近五年內第四次并購夢碎。
更扎心的是,去年10月金鴻順首次披露重大重組事項,停牌前股價就提前暴漲近七成,疑似利好消息走漏;復牌后股價最高突破31元,如今重組黃了,股價幾乎腰斬,股民直呼“被割了韭菜”。
01
折騰8個月,重組為啥黃了?
總部位于江蘇張家港的金鴻順,成立于2003年9月,于2017年10月A股上市,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的沖壓、焊接及電泳等表面處理。
作為給汽車做沖壓件的老廠,金鴻順這幾年日子過得太糟心。 2019年—2024年,公司扣非凈利已連虧6年;2025年一季度,雖然扣非凈利轉正,但營收同比下滑29%。
對于業績“拉胯”原因,金鴻順曾在重組交易預案中表示,近年來,受到汽車電動化沖擊,傳統乘用車行業景氣度下滑,導致市場需求下降行業競爭加劇,盈利空間受限。
不轉型或意味著等死。金鴻順在重組交易預案中表示,多年來不斷嘗試由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
公司控股股東是一家海南的公司,65歲的實控人劉栩獨攬大權,既是董事長兼總經理,也是法人。劉栩從2020年前后開始,接連策劃了3次并購重組,但均以失敗告終。
這種情況下,劉栩“再賭一把”擬收購新思考。新思考在業內小有名氣,給華為、小米做攝像頭馬達,2024年總產值16億,金鴻順借此切入汽車電子和人形機器人賽道,說不定能絕地反擊。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借助自身多年汽車行業經驗,與標的公司形成產品與客戶渠道方面的協同互補,加速向‘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和國際化’方向戰略轉型,尋求新利潤增長點。”金鴻順在公告中表示。
那么,籌劃8個月之久的交易為何終止?金鴻順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各方對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方案進行了多次協商,但各方未能就交易最終方案達成一致”。
業內分析認為,業績承諾與估值分歧或為雙方核心障礙。
事實上,透過金鴻順披露重組進程公告,彼時市場已對交易達成的可能性產生質疑。金鴻順在公告中表示,由于本次重組中介機構相關工作尚未完成、相關交易細節尚需進一步溝通商討,公司預計無法在5月5日前發出召開股東會通知。
02
“五年四敗”的背后
回溯金鴻順近五年資本運作軌跡,重組失敗已成為顯著特征:
2020年,籌劃收購慧博云通100%股權,因方案分歧終止,后者于2022年獨立上市;
2022年,擬收購德雷射科切入光伏設備領域,最終未達成協議;
2023年,計劃收購豐發再生資源布局電池回收,年底宣告終止;
2024年,啟動新思考收購,至2025年6月底終止。
連續四次重組受阻,跨界領域從IT服務、光伏設備到電池回收、微型馬達,暴露出金鴻順在戰略轉型方向模糊,缺乏連貫性。
從行業視角看,汽車零部件企業向智能化轉型已成必然趨勢。相比之下,同業公司多通過內生研發與產業鏈協同推進轉型,如寧波華翔擬定增投向研發中心建設、數字化升級改造。
對于投資者而言,需警惕此類依賴外部重組實現轉型的上市公司,其戰略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的投資風險。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