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老劉每晚都要小酌兩杯,將其視為結束一天工作的儀式。直到去年體檢,他被查出輕度脂肪肝,醫生叮囑戒酒。但老劉對此不以為意,半年后復查,病情惡化,醫生警告:再喝下去脂肪肝可能會發展成肝硬化。
脂肪肝,這個曾經被視為“富貴病”的健康隱患,如今正悄悄盯上越來越多的人。體檢報告上輕飄飄的一句“輕度脂肪肝”,往往讓人誤以為只是脂肪堆積,無傷大雅。
殊不知,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一旦被過多脂肪浸潤,就像一臺沾滿油污的精密儀器,功能逐漸受損。而酒精,更是加速肝臟病變的“催化劑”,看似愜意的飲酒習慣,實則在給本就脆弱的肝臟“雪上加霜”。
為什么有的瘦人也會得脂肪肝?
提起脂肪肝,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瘦人不會得,不用擔心”,但在臨床中,有很多不胖甚至是精瘦的人依然被查出了脂肪肝。這背后,藏著復雜的生理機制。
一方面,肝臟的脂肪代謝依賴多種營養素協同作用。長期節食、偏食或患有吸收不良綜合征的人,即便身材纖瘦,但如果長期缺乏蛋白質、膽堿等關鍵營養素,也會使肝臟合成載脂蛋白的功能受損。
載脂蛋白就像“運輸船”,能將肝臟內的脂肪轉運到其他部位利用,一旦缺乏,脂肪就會在肝臟內堆積。
另一方面,內分泌紊亂也是重要誘因。患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的患者,體內激素失衡,會影響脂肪代謝,導致脂肪分解和利用出現障礙。
此外,某些藥物副作用、腸道菌群失調等因素,同樣可能干擾肝臟正常代謝,使脂肪在肝臟異常沉積,即便體型消瘦,也難逃脂肪肝的“魔爪”。
得了脂肪肝還喝酒,小心這3個后果
1、加速肝臟炎癥與纖維化
酒精進入人體后,需要在肝臟進行代謝。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會破壞肝臟細胞膜結構,干擾細胞內正常的代謝過程。對于已經被脂肪浸潤的肝臟來說,飲酒就像往“著火的房子”里潑油,會引發更劇烈的炎癥反應。
炎癥持續存在,會刺激肝臟內纖維組織增生,原本柔軟的肝臟逐漸變硬,向肝硬化的方向發展。一旦進展到肝硬化階段,不僅治療難度大幅增加,還可能引發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增加肝癌的發病風險。
2、加重代謝紊亂
脂肪肝患者本身就存在脂質代謝異常,飲酒會進一步打亂身體代謝的節奏。而酒精的攝入不僅會讓脂肪分解的更慢,甚至還會促進血脂升高。
同時,酒精還會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干擾血糖調節,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代謝紊亂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加重脂肪肝病情,還會引發高血壓、冠心病等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威脅全身健康。
3、削弱肝臟解毒功能
作為人體不可或缺的“解毒中樞”,肝臟肩負著代謝藥物、分解毒素等重要使命,得了脂肪肝后繼續飲酒,肝臟既要應對脂肪堆積帶來的負擔,又要“加班”處理酒精,長期超負荷運轉,會讓肝臟不堪重負。此時,即使攝入少量藥物或毒素,也可能在體內蓄積,對身體造成更大傷害。
想要逆轉脂肪肝,記住這三件事
1、科學飲食
調整飲食結構是逆轉脂肪肝的基礎。首先要控制總熱量攝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高油食物,如油炸食品、糕點、動物內臟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它們就像“腸道清潔工”,給脂肪的吸收踩上“剎車”。
蛋白質是修復肝細胞的“優質建材”,食用瘦肉、魚類、豆類、奶制品等優質蛋白適當的多吃點,不僅不會長胖,還能給肝臟細胞修復按下加速鍵。
2、堅持運動
每周抽空湊夠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鍛煉,比如快走、夜跑、騎行,心肺功能直接拉滿,脂肪快速燃燒!另外可以多去健身房舉舉鐵,這些力量訓練,可以增長肌肉量。
要知道肌肉可是“熱量殺手”,24小時在線幫你減肥,躺著也能偷偷變瘦!不過運動千萬別猛沖,要循序漸進,別把自己練傷了。
3、嚴格戒酒
對于很多已經養成喝酒習慣的脂肪肝患者來說,剛開始戒酒大概率會有一段不適應的時間,但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會好轉,肝臟的自我修復能力也會逐漸發揮作用。同時,要避免接觸含有酒精的食品和藥物,如酒心巧克力等,為肝臟創造良好的恢復環境。
脂肪肝并非“不治之癥”,只要及時發現、科學干預,大多數患者都能實現病情逆轉。從現在開始,告別酒杯,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守護肝臟,才能遠離肝病困擾,擁抱健康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