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這句話的哲理。
確實,沒有誰會原地不動,社會是發展的,原地不動就是倒退,只有不斷的前進,才能保持自身的優勢和競爭力。
但是一直前進要認知跟得上,更要付出很多,因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羈絆腳步的東西太多了。
人到中年的我們,回首總結發現:廢掉一個人,無需暴力,無需打壓,最隱蔽的方式是“底層牽引力”。
那底層牽引力有哪些呢?
底層牽引力一:老人言
有句古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言外之意就是,遇事要多聽聽長輩的意見,要不就會吃虧。
你知道嗎這句話還有下一句,叫做“聽了老人言,吃虧一整年”。
“老人言”可以理解為家里長輩、前輩,經過生活和踩坑經驗而總結出的智慧和生活法則。
當他們把這些傳授給我們,是為了給后輩重要的參考和借鑒,避免少走彎路。
然而老人言的影響遠不止在具體的事上,很多人在“老人言”的教導下,形成了一種內化的思維模式,遇到事情就會用“老人言”的思維去行動。
但是“老人言”并不是都對的,因為社會和形勢時刻在變化,老人言是有局限和片面的。
況且很多老人自己混的也不咋的,還要硬要下一代聽他的。
如果我們不假思索,盲目的聽他們的,按照他們那一套去行事,往往會喪失很多機會,甚至貽誤一生。
尤其有很多固執、控制型的老人,喜歡神話自己的語言和決策,無論孩子多大都要聽他們的。
即使他們的認知有限,但卻愿意掌握話語權替孩子做決定。
所以孩子在這樣的的家庭環境下長期熏陶,也就形成一種局限的思維模式,并且會很沒主見。
我老家有一個瘋瘋癲癲的伯伯,印象中他總是喜歡戴一頂鑲嵌著五角星的帽子,手拿一支粉筆在墻上寫字。
雖然他神智很不清醒,但是他還有意識穿的干凈板正。
從他那雋秀的字體中,隱約能感覺出他的不平凡。
后來長大了聽奶奶說,這個伯伯以前是個當兵的,當年在軍隊也掛職了,本來應該有很好的前途。
但是有一年他娘病重,希望他回來盡快完婚抱孫子,自己也能閉眼了。
于是這個伯伯在衡量很久后,不顧領導的反對,為了完成媽媽的心愿,選擇復員回家了。
還找了一個層次完全不同的媳婦,兩人天天吵架,最后也沒有生孩子。
后來不知怎的,伯伯就瘋癲了成了今天的樣子。
從這位伯伯身上看到,廢掉一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聽從那些底層認知的老人言,這是最致命的底層牽引。
底層牽引力二:信息大爆炸
西方有句名言: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注意力就在哪里。
現在這個社會中,大部分人的心被什么吸引呢?答案就是,各色各樣的信息。
尤其隨著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興起,不得不承認的是它打破了很多信息差,但這大爆炸的信息,分散了我們太多的心力。
現在大數據算法非常厲害,它總能精準地推送給你想看、需要的信息;
這些信息因為都是給你量身定做的,往往會讓你產生共情,而將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其中。
這樣一來,人們再也沒有多余的力量專注于工作和學習。
于是坐地鐵或者等奶茶的功夫,忍不住掏出手機劃兩下看些訊息,滋滋不倦的“學習”著。
無聊時候,也總是忍不住刷一些無腦短劇,很多人往往是一邊罵罵咧咧的罵編劇無腦,一邊又覺得很爽,甚至會將自己代入其中的一個角色。
有人閑下來就覺得無聊浪費,就會瘋狂的刷各種碎片化的知識點,他們潛意識覺得,這段時間我沒浪費,我在學習了。
殊不知,自己的注意力也被截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碎片化了。
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腦腐”,2024年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將“腦腐”評選為年度詞語;
指的是長時間接觸低質量、碎片化的網絡信息,使一個人精神和神智狀態衰退。
時間久了,人們就不能專注于深度的思考和閱讀,也變得不上進了。
我認識一個山區出來的孩子,這個孩子當年高考的時候分數很高,也非常上進。
自從大學二年級他迷戀上了網絡游戲,就無心于學習了。
從之前的拿獎一等學金的水平,到后來能掛科5門補考。
從他身上我看到了,大爆炸的網絡信息內容的威力,這些足以廢掉一個人的腦力和人生。
底層牽引力三:多樣化選擇
人們總是有個感覺:選擇越多越好,只有選擇多了自己的人生優勢才能凸顯出來。
而無數的例子告訴我們:過多的選擇是一種底層牽引力,也會廢掉一個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想吃個零食,到了超市就陷入了選擇癱瘓。
琳瑯滿目的分類,會讓人徘徊很久,選擇吃個薯片呢,還是選擇吃餅干,要么是鹵味,再不然就是各種甜點。
好不容易選擇吃薯片了吧,在各種品牌和口味之間犯了難,是要黃瓜口味的呢,還是黃油蜂蜜味,或者是雞肉味的。
出去吃個炸雞吧,在各種蘸料之間無力徘徊,是吃芥末蜂蜜蘸料呢,還是甘梅口味的;要不嘗嘗別的蘸料也不錯,總覺得只選一種有些虧了。
多樣化的選擇的結果就是,最后吃到的薯片,我總覺得另一個口味應該更好吃,不但浪費了選擇的時間,還陷入一種后悔情緒無法自拔;
吃個炸雞忘記炸雞才是主菜,只記住了各種佐料的口味。
在多樣化的選擇中,我們忘記了主次之分,明明很享受的事,在各種選擇中心力疲憊、被消耗。
太多的選擇讓我們把精力用在選擇中,而不是做事上。漸漸地執行力變差,在無謂的事情上耗費精力,導致人最后被廢掉。
人活在這個世界想出人頭地,需要認清那些導致我們裹足不前的底層牽引力,然后遠離和避免陷阱,防止踩坑,才能真正意義上成功。
-The End - 作者-木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