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7月,洪秀全在金田發布了團營令,各地拜上帝會眾1萬多人云集金田,發動起義,并以金田為基地,創建了田營。
起義之后,出于安全考慮,拜上帝的一二把手洪秀全跟馮云山倆人離開了金田,秘密藏到了平南花洲山人村胡以晃的家里,準備在這里遙控指揮。然而,這個決策存在一個很大問題,那就是花洲距離金田較遠,交通不便,不僅影響指揮,同時也容易被清軍切斷,造成各個擊破的后果。
果然清軍圍剿大軍到來后,立即就對花洲發起攻勢,并很快圍困住,切斷了與金田的交通線,洪秀全和馮云山只能坐以待斃,毫無辦法。
此時,坐鎮金田總部的楊秀清獲悉“大哥”“二哥”被圍的消息后,立即派人去與洪、馮取得聯系,制定了緊急軍事計劃,準備迅速出擊,救援二人。
首先,他在12月25日派蒙得恩帶兵攻打清軍大本營思旺,這一戰,太平軍出動兵力3000余人。清軍首先是開炮轟擊,擊傷擊斃了幾十個人,太平軍稍稍退卻,清軍立即追擊,然而沒追出去多少,太平軍分兵三股撲回,清軍兵勇被干掉十幾個。太平軍一路向前,放火燒掉了清軍營房的帳篷,而清軍不能抵抗,遂退到了官村防御。到了第二天,清軍另一路援兵趕到,正商議進剿,然而太平軍已經退回了金田。
這是一場出乎敵人意料之外的進攻戰,楊秀清首次表現出了精湛的戰役指揮能力。他選派熟悉地形和道路的平南首領蒙得恩為這次戰役的指揮。12月25日下達命令,經過偵察,弄清了清軍的兵力部署,李殿元率主力駐扎思旺外圍,張鏞督團練駐守思旺圩內,至于包圍花洲的則是倪濤所督的當地團練。
蒙得恩奉命潛師行軍,偷襲了五峒山隘口的清軍哨卡。“先將守卡及探信兵壯殺散”。越過關隘之后,立即將部隊分為兩股,第一股急速奔襲,向思旺外圍李殿元軍發起突然進攻。第二期為預備隊,在第二線待命。
李殿元軍與太平軍突擊之下,驚慌抗擊,瞎放槍炮,于是太平軍佯退,李軍果然中計被引出了防御陣地,開始追擊太平軍。
看到李軍追出來后,第二股的太平軍預備隊遂發起反擊,第一股佯退的也轉入反攻。清軍頓時陷入優勢太平軍的猛烈攻擊之下,無法施展活力,只好倉皇逃遁,潰不成軍。
之后,太平軍分遣兵力燒毀清軍營盤,清軍陣地失守,如喪家之犬般,把張鏞給丟在了思旺圩內,逃到了官村。太平軍乘勝直搗思旺,團練喪膽逃命,張鏞被擊斃,遂克思旺。
而這一戰的目的其實并不是為了攻克思旺,或者全殲清軍,而是“圍魏救趙”,在太平軍進攻思旺的同時,楊秀清遣一偏師于28日把洪秀全、馮云山迎回了金田總部。可以說,如果沒有楊秀清,大概太平天國就要夭折在這里了。
到了30日,胡以晃突襲羅掩村,但因為清軍援軍已至,只能收縮戰線,放棄思旺返回金田,而本來退到官村防守的清軍李殿元部不知援軍已到,反而被太平軍打得膽戰心驚,棄官村逃到了平南縣城。
這是金田起義以來,太平軍第一次正面與清軍成建制地軍隊進行戰斗,前期,太平軍決策失誤,不懂軍事的洪秀全與馮云山為了安全遠離主力,試圖遙控指揮,但差點就被清軍所攻破,幸好楊秀清臨危不亂,指揮得當,先摸清敵人虛實,隨后及時發起了針對性進攻,用計輕易戰勝了清軍,并且給洪秀全解了圍。
也正是這一戰,讓楊秀清的指揮才能得到了太平軍的認可,從而為后來一系列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