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四年的楚漢相爭最終以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結束,劉邦成為了最后的勝利者。項羽雖然失敗了,但曾經在他麾下效力過的驕兵悍將們卻并沒有全部追隨霸王戰死或者投降劉邦,而是有很大一部分逃竄藏匿在了民間,其中最有名的將領就是季布和鐘離眜。
季布是游俠,在楚人中很有名氣,民間傳言“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在項羽麾下效力時,季布曾經多次率兵讓劉邦遭遇困窘。所以劉邦消滅項羽后,出千金懸賞捉拿季布,并下令膽敢藏匿季布的論罪三族。鐘離眜也是項羽麾下大將,被陳平稱為是與范增、龍且并列的“骨鯁之臣”,與劉邦部下的諸多將領都有過交手。項羽敗亡后,鐘離眜投靠了楚王韓信。因為韓信曾經也在項羽麾下效力,當時鐘離眜就與韓信關系很好。季布與鐘離眜都是項羽麾下名將,但劉邦對這兩個人的處理方法卻截然不同,劉邦非但放過了季布,還封他為高官。可對鐘離眜,卻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后快。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這還真不是劉邦想殺鐘離眜,不想殺季布,而是這兩個人對劉邦的態度決定了他們的結局。季布是因為曾經多次困窘劉邦,所以劉邦非常忌恨他。但季布表示,兩軍交戰,各為其主,我受項羽差遣,追殺你這是分內之事。現在勝負已分,皇上作為勝利者來通緝我,這也合情合理。但是,如果不殺我,封我為官,我還會繼續為大漢效力,因為這是皇上以德報怨。用現在的話理解,季布就是跳槽了。在項氏集團與劉氏集團爭奪天下時,季布盡心盡力為項羽辦事。等到項氏集團被劉氏集團打垮后,作為原來項氏集團的高管之一,季布現在跳槽到了劉氏集團,也會盡職盡責。于是,劉邦就放過了他。
可鐘離眜就完全不同了,他對輸了天下這件事并不服氣。鐘離眜覺得是英布、彭越這些人反復無常,牽扯到了項羽過多的精力,才沒能集中力量消滅劉邦。就算是劉邦本人,不也沒從鐘離眜手里奪走滎陽嗎?西楚霸王是死了,可現在楚王還在,而且這個楚王打起仗來,更是天下無雙!等哪天他不念著劉邦的恩情了,可以繼續接著打楚漢之戰。這種態度,就決定了劉邦必須要殺死他。
實際上,項羽曾經是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諸侯,連劉邦自己都算是他的臣子,想殺光追隨過項羽的人是不現實的。于是,劉邦就擺出了幾條明路,給天下人作為榜樣。像早早投降且對劉邦有恩的項伯、項佗等項氏族人,劉邦非但當他們是功臣,還封侯賜姓,以示恩寵。
曾經的仇人,像季布、雍齒,劉邦雖然心里恨他們,但為了表示天下已定,自己寬宏大量不予追究,仍然給他們封官進爵,以安天下之心。項羽的死忠比如鄭榮,他們接受了項羽失敗劉邦為皇帝的現實,于是劉邦不用他們,也沒有殺他們,直接趕回家種地去了。
但對于鐘離眜這種想打第二輪楚漢之爭的不服氣死硬派,就只能趕盡殺絕了。所以說,不是劉邦放過了季布而一定要殺死鐘離眜,這其實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