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正試圖說服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同意與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此前,伊朗和以色列之間持續12天的戰爭已經結束。
該知情人士說:“達成協議是很有可能的。總統正在非常努力地讓以色列人相信,既然他們已經解決了伊朗問題,那么現在是時候達成協議了。”這位要求不披露姓名的消息人士還說,特朗普還在尋求持久地結束沖突,不止于美國最新提議中概述的60天休戰期。
據美國媒體此前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稱,以色列和伊朗均違反停火協議。同日,特朗普致電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要求以色列不要攻擊伊朗。據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報道,特朗普“極其堅定”地告訴內塔尼亞胡,不要對伊朗違反停火協議的行為進行報復。內塔尼亞胡則表示,由于伊朗違反了停火協議,他無法取消對伊朗的進攻。另據《以色列時報》報道,美以雙方同意將對一個“象征性”目標進行打擊,以回應“伊朗違反停火”的行為。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24日上午發表聲明說,以方確認已同意美國提出的與伊朗的雙邊停火協議,將對任何違反協議的行為予以“強力回擊”。停火協議生效后,以色列國防軍稱,偵測到伊朗再次發射彈道導彈。以防長卡茨表示,他已指示以色列國防軍“對德黑蘭市中心的目標進行猛烈打擊”。隨后,伊朗軍方否認在停火后對以色列發射導彈。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表聲明說,伊朗已“迫使以色列單方面停止侵略”,取得了對以作戰勝利,準備對任何進一步侵略行徑作出果斷回應。
在這關鍵時刻,值得關注的是,關于美國在夜襲伊朗的三個核設施后有何“成就”,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近日通過其“電報”賬號發文列舉了十點。
他表示,“(伊朗用于)核循環的基礎設施顯然沒有遭到摧毀,或者只是受到了輕微的破壞。”此外,伊朗核材料的濃縮活動仍在繼續,而且現在可以坦率地說,未來(伊朗)也將繼續其核武器生產。梅德韋杰夫稱,“一些國家已準備直接向伊朗提供自家核彈頭。”
特朗普(資料圖)
總臺記者日前獲悉,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前幾日抵達莫斯科時表示,伊朗和俄羅斯在所有問題上保持合作與協調,目前的地區形勢要求雙方的立場更加明確、嚴肅和一致。阿拉格齊感謝俄羅斯以最強烈方式譴責美國對伊朗的襲擊和侵略,并表示他將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地區局勢等問題進行會談。他還呼吁聯合國安理會和其他國際組織采取措施應對美國對伊朗的侵略行為。
梅德韋杰夫的言論更像是一種“戰略恐嚇”。其背后的邏輯很清晰:通過渲染外部核援助的可能性,迫使美國重新評估對伊朗動武的風險——如果打擊伊朗核設施可能引發“核擴散”,那么美國的行動將面臨更大的國際壓力。這種恐嚇并非空穴來風。歷史上類似的話術曾多次奏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前,俄羅斯就曾暗示中東可能出現新的擁核國家,試圖阻止美國行動;2020年伊朗將軍蘇萊曼尼遇刺后,俄羅斯也用地區局勢失控警告美國收手。
伊朗導彈(資料圖)
有意思的是,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已完全摧毀伊朗三處核設施,那里“現在只有幾千噸巖石”。同一天,《華盛頓郵報》援引四名熟悉美國政府內部機密情報的人士話說,美國截獲了伊朗高級官員之間的通信,內容涉及本月美國對伊朗核計劃的軍事打擊,伊朗官員表示此次襲擊的破壞力沒有他們預期的那么大。當天稍晚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肖恩·帕內爾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華盛頓郵報》的報道并對其進行抨擊。
梅德韋杰夫的一番話,讓美國慌了神?特朗普火速轉變思路,美國副總統萬斯急忙回應,稱梅德韋杰夫的表態“奇怪”,要等普京的官方態度。為啥美國這么慌?因為梅德韋杰夫的話戳中了美國的痛點——伊朗核問題一旦失控,美國在中東的布局就全亂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