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觀禮臺上,普京與特朗普可能并肩而立,這一幕將改寫40年國際外交史。
俄羅斯總統普京確認出席中國九三閱兵的消息震動世界。克里姆林宮公布的行程顯示,普京將于8月31日至9月3日訪華4天,打破其任內從未在單一國家停留超過3天的紀錄。更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可能緊隨其后。
據《日經亞洲》披露,白宮正緊鑼密鼓籌備特朗普年內訪華計劃,時間點恰與九三閱兵重合。一個由外交、安全、經貿高官及數十名商界領袖組成的豪華代表團已在組建中。
當中美俄三國領導人在反法西斯勝利80周年的舞臺上歷史性同框,一個東亞國家正躲在陰影里顫抖——日本。
01 外交地震:兩大強人同時赴京的深層信號
普京的四天訪華行程堪稱“外交馬拉松”。除閱兵外,他計劃參加上合峰會、中俄雙邊會談。如此安排傳遞明確信號:面對西方制裁封鎖,俄羅斯徹底轉向東方。
而特朗普的轉向更具戲劇性。曾對中國商品加征54%甚至145%關稅的這位總統,如今主動派出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及貿易代表組成的豪華團隊重啟貿易磋商。
變化源于現實壓力。中國手握兩張王牌:全球70%的稀土供應鏈,尤其軍用領域近乎壟斷的地位,讓美國F-35戰機和特斯拉生產線隨時面臨斷供風險;同時中國連續18個月減持美債,持有量從1.32萬億美元驟降至7570億,動搖美元根基。
特朗普團隊內部斗爭浮出水面。財長貝森特主張對華接觸,與對華鷹派的國務卿魯比奧激烈交鋒。當貝森特與中方會談后,魯比奧竟突然宣布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新規,暴露白宮分裂。
02 三國同臺:改寫40年國際關系史的震撼畫面
若特朗普現身天安門觀禮臺,將是中美建交40多年來的破天荒之舉。更震撼的是——他將與普京并肩而立,這在外交史上前所未有。
三國互動暗藏戰略深意。特朗普曾公開抱怨美國承擔過多全球責任,推動戰略收縮。中俄則謀求重構更公平的國際秩序,三國在改革全球金融貿易體系上存在微妙共識。
俄烏沖突的陰云為此行增添急迫性。當俄烏戰火持續,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晤獲得關鍵契機。而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始終扮演勸和促談角色。
大國博弈場轉移至北京。歐盟嗅到風向變化,迅速邀請中國高級別外交團隊前往布魯塞爾,重啟中歐戰略對話。世界權力地圖正悄然重繪。
03 暗流涌動:日本軍國主義野心的致命打擊
當全球聚焦中美俄互動時,日本右翼勢力如坐針氈。近年來日本加速推進“三步走”戰略:修憲松綁、發展遠程打擊武器、驅逐駐日美軍。
安倍晉三與岸田文雄等政客不斷煽動對華敵意。岸田文雄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時,雜志毫不留情揭露其野心:“將日本重新打造成軍國主義制度化國家,矛頭對準中國”。
美國為遏制中國,縱容日本軍事擴張。日本防衛預算連創新高,不僅大量建造新型潛艇艦艇,更研發隱形戰機,謀求“先發制人打擊能力”。日本軍事力量表面規模不大,實際上實力僅次于美國,主戰坦克水平超過美國,艦艇數量世界第三。
九三閱兵的警鐘震耳欲聾。當中俄美三國在反法西斯勝利紀念日同臺,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的野心暴露無遺。朝中社痛斥岸信夫等政客是“典型的軍國主義狂徒”,揭穿其借“周邊威脅論”掩蓋軍事擴張的陰謀。
04 歷史輪回:未被清算的戰爭幽靈
日本軍國主義復活根源深遠。二戰結束后,美國包庇頭號戰犯裕仁天皇免受審判,埋下禍根。近年來日本政客公然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教科書、否定侵華歷史,軍國主義思潮沉渣泛起。
最危險的動向是日本企圖推翻戰后秩序。從將“防衛廳”升格為“省”,到解禁集體自衛權,再到謀求“國家正常化”,每一步都在突破和平憲法約束。
釣魚島爭端暴露日本戰略野心。其頑固宣稱擁有釣魚島主權,既謀求將甲午戰爭侵略成果合法化,更看重該島作為“中國東出、日本南下咽喉要道”的軍事價值。
2011年日本大地震時,美軍“友誼行動”展開二戰后最大規模援日行動,感動無數日本人。而今當日本政客在靖國神社叩拜戰犯時,可曾記得是誰把平民綁上軍國主義戰車?
東京街頭,岸田文雄的競選海報被《時代周刊》封面打臉——“軍國主義化身”的標題格外刺目。當美利堅的總統站上中國反法西斯閱兵觀禮臺,日本右翼的脊梁驟然發涼:靠山不會永遠縱容戰犯后裔的野心。
歷史給軍國主義的答案,早已刻在1945年9月2日的密蘇里號甲板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