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在山東青島展開。
會議過程中,上合組織成員國達成了諸多共識,氛圍也相當好。
但是,在會議的尾聲,印度卻拒絕簽署聯合公報。
印度此舉,難道是想下中國的面子?
十國齊聚青島開會
6月25日,青島這座海濱城市再次成為全球視線的焦點。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國防部長會議如期舉行,來自十個成員國的防長齊聚一堂。
這不僅是一次重要的多邊安全會晤,也是上合組織自成立以來參與防長數量最多的一次會議。
作為東道主,中國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意識與協調能力。
中國國防部長董軍當天密集會見了多國防長——從巴基斯坦到伊朗,從白俄羅斯到吉爾吉斯斯坦,再到俄羅斯,每一場會談都充滿誠意與務實精神。
董軍在會中明確提出,中方希望各國在聯合國以及上合組織等多邊平臺下加強協作,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
他指出,在當前多邊主義遭遇挑戰、霸權主義抬頭的局面下,上合組織更應當成為地區和平與戰略穩定的“壓艙石”。
這一立場迅速得到了與會國家的積極回應。
多位國防部長高度評價中國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的工作,認為中國在推動機制建設、加強務實合作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
與會代表普遍表達了繼續深化軍事交流與戰略互信的強烈意愿,期望通過集體努力,在變局中打造安全共同體。
俄羅斯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坦言,當前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一些機構正在逐步失去效能,令人擔憂。
本次會議還有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伊朗的參與。
伊朗剛剛結束與以色列的一場短暫軍事沖突,在地區局勢尚未穩定的情況下,國防部長納西爾扎德親自來華出席會議,這一舉動被廣泛解讀為伊方對上合組織與中方的高度重視。
在會場上,他感謝中方在伊以沖突中始終秉持公正立場,表示希望中方繼續發揮調解與穩定的作用,助力地區盡快恢復和平。
這也足見,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高,中方愛好和平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不過,這次上合會議,還有一個小插曲,也頗值得關注......
拒簽聲明的印度
據印媒報道,在本次青島會議的結尾,防長拉杰納特·辛格拒絕在聯合聲明上簽字,理由是聲明中沒有充分反映印度對“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義”的所謂關切。
所謂的“關切”,實則是指不久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的一起槍擊事件。
2025年4月22日,帕哈爾格姆鎮發生襲擊,導致游客重大傷亡。
雖然案發后相關調查尚未完成,印度卻第一時間將矛頭直指巴基斯坦,堅稱襲擊背后的主謀受到了巴方政府的“支持”。
隨即,印巴雙方在邊境地區展開了小規模熱戰。
到了5月7日,印方便以“反恐”為名,發動代號“朱砂”的軍事行動。
印度空軍多種型號戰機出動,對巴控克什米爾以及巴境內數個目標發動空襲。
巴基斯坦方面迅速反擊,在交火中擊落了多架印度戰機,包括一架“幻影2000”和一架法國“陣風”戰機,甚至還留下了首架BS001號“陣風”戰機的殘骸,被地面平民當場發現。
這是“陣風”系列戰機首次在實戰中被擊落,消息一經傳出,迅速成為國際輿論焦點。
但印度方面卻選擇了另一種應對方式——否認、屏蔽、打壓言論。
政府不僅拒絕承認戰損情況,還向社交平臺X(原推特)施壓,封禁了約8000個有關印度空軍墜機的討論賬號。
這種掩耳盜鈴式的公關手段反而激起更多關注,使印度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更加尷尬。
時隔一個多月,印巴交火雖已暫告段落,但印度顯然仍“耿耿于懷”。
于是,就有了上合組織里的這個小插曲的發生。
其實,中方的態度一直是:各國應共同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不容偏頗。
這一原則性立場獲得了多數國家的認可。然而印度卻罔顧會議大局,態度既強硬又孤立。
但這樣的舉動,最終可能只會適得其反。
不斷單邊化、自說自話的印度,很可能在上合組織內部被進一步孤立。
對其他成員國而言,這一次的“拒簽事件”,無疑也是一次警示:印度恐怕會仍不甘心,繼續借題發揮,以為自己的地緣野心服務。
參考資料:
上合組織防長會議落幕 印度拒簽聯合聲明——聯合早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