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的競爭是好事,但過猶不及。據(jù)J.D. Power 2024年調研,中國新車每百臺產品問題數(shù)達190個,同比增加9.3個。另有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一季度用戶針對汽車產品的投訴量上漲了四成,主要集中在2024和2025款新車上。分析認為,這與當前車市過于追求性價比和上新速度密不可分。
自去年起,國家多次發(fā)文反對內卷,旨在將汽車行業(yè)拉回健康發(fā)展的正軌。筆者也一再重申同樣的觀點,中國汽車不能僅有低價和“冰箱彩電大沙發(fā)”,安全和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就拿一輛車最核心的座艙來說,現(xiàn)在市場的關注點都在各種炫酷的智能黑科技上,但筆者在看了一汽紅旗H5(參數(shù)丨圖片) PHEV的內飾拆解后發(fā)現(xiàn),安全是“含金量”最高的部分,對于座艙安全至少有三點是多數(shù)消費者想不到的。
首先,真正的安全,藏在看不到的地方。此前,某款30萬級新能源車被網(wǎng)友爆出,防撞梁薄到可以削蘋果。這樣的現(xiàn)象其實不是個例,面對巨大的降本壓力,不少車企選擇把錢花在用戶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而看不見的防撞梁、安全氣囊等,就成了減配的對象。
紅旗H5 PHEV還在老老實實地用1800Mpa超高強度熱成型鋼,打造車門內側的W型截面防撞梁,保證側面碰撞發(fā)生時, 能有效分級吸收沖擊能量。其防撞梁在材料強度、結構厚度和防護寬度多個維度達到行業(yè)領先水平。
同時,紅旗H5 PHEV的安全氣囊最多可達9個,包含駕駛員、副駕駛安全氣囊、駕駛員膝部氣囊、前后貫穿式側氣簾及前/后排座椅氣囊,不僅滿足正面碰撞保護與側面碰撞保護雙國標,更取得了C-NCAP五星安全評級。
不同的選擇背后,是不同的造車態(tài)度——筆者認為,看不見的地方才是車企的“良心”。
其次,座艙安全并不高大上,很多微不足道甚至不值錢的細節(jié),反而決定了座艙安全的水平。紅旗的工程師告訴筆者,紅旗產品的座艙均實現(xiàn)了母嬰級健康,以紅旗H5 PHEV為例,其車內空氣中有機物濃度全面優(yōu)于國標。其中,用戶最為關心的甲醛含量,不足國標的六分之一。
但達到這一水準的關鍵,不是內飾使用的高檔皮料,而是藏在空調出風口內,用于密封、過濾灰塵雜質的泡棉,廣泛用在車內的環(huán)保水性膠,以及EPDM重層基材+整體原生PUR發(fā)泡填充+100%原生料組合的一體式地毯等。
“這些不起眼,甚至很便宜的材料,反而最容易釋放大量有害物質。一汽紅旗有嚴格的車內空氣質量管控標準體系,在原材料管控方面,建立了材料禁用清單目錄,杜絕高污染、高散發(fā)、高氣味性的材料/工藝使用。同時管控400余種材料的健康性能要求,實現(xiàn)了原料檢測及達標率100%。”工程師表示。
此外,打造健康安全的座艙,既需要嚴苛的標準流程,也離不開企業(yè)多年的造車經(jīng)驗。比如紅旗H5 PHEV的儀表臺、方向盤在設計時充分平衡了日常使用中的觸感體驗與極端工況下的保護效能,通過優(yōu)化結構承力與吸能特性,為前排駕乘人員提供安全保障。手能觸摸到的線條和棱角,也均經(jīng)過設計師的優(yōu)化處理,目的是盡可能降低極端工況下對乘員和行人的傷害。
這就是所謂的造車“底蘊”,通過多年驗證累積起的經(jīng)驗,都是車企打造更好產品必須的基石。這也是為什么造車新勢力雖然擁有先進的智能化技術和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卻很難在品質安全上與傳統(tǒng)豪華品牌媲美。
即使是在智電時代,造車依然是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無法走捷徑一步登天;同時,汽車永遠不是電子消費品,它關乎人們的生命健康,因此安全是不變的底色。在當前浮躁的市場氛圍下,還愿意聚焦座艙安全,踏踏實實鉆研基本功,并且敢于拆開展示每一個細節(jié)的車企,值得我們尊敬。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滴汽車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