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巖脈自然金
石英巖脈自然金
石英巖脈自然金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建設蓬勃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研究與實踐表明,黃金不僅是財富的象征,更具備諸多獨特且神奇的性能:
1.卓越的導電導熱性:能夠有效降低電阻,在電路傳導中發揮關鍵作用;
2.優異的物理化學特性:具備極佳的物理、光學性能,化學性質穩定,耐腐蝕,可抵御太陽強光、紫外線等輻射;
3.高熔點特性:熔點高達1064℃,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在高溫環境下用于焊接,能確保連接穩固,形態持久不變;
4.突出的機械性能:具有極強的韌性、延展性和可鍛性。一克黃金可拉成4000米長的細絲,或捶鍛成4 - 5平方米的金箔,還可制成遠小于人類頭發直徑的金納米粒子等 。
對黃金的深入研究與實踐,徹底改變了舊社會中黃金僅用于金銀珠寶首飾、皇室奢華器具及古建筑裝飾等局限場景的舊觀念。如今,憑借其獨特性能,黃金被廣泛應用于電力、電子(如手機、電腦、電視電路)、交通(汽車、火車、船舶制造)、醫藥、醫療器械,以及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飛機、大炮、核武器、導彈、火箭、核潛艇等尖端科學領域)等行業,在高科技領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堪稱幕后的無名英雄。
作為地質工作者,探尋新的金礦資源刻不容緩。除了大規模普查新礦區,加強對古老金礦區的外圍地質補充勘探同樣重要,這有助于擴大金礦資源儲量,延長老礦區開采壽命,使其煥發新的活力。在此,為您介紹幾個我曾親身參與地質普查勘探的湖南老金礦區典型案例。
根據《中國礦物志》及1940年我國著名地質學家劉祖彝的《地質報告》記載,清代時期,沅陵柳林汊金礦、會同漠濱金礦、淘家沖金礦、平江黃金洞金礦,是中國古代赫赫有名的湖南四大金礦。當時全國黃金總產量30萬兩,而湖南這四大金礦的產量就占了三分之一,達10萬兩(約3.12噸)。
沅陵柳林汊金礦地貌
沅陵柳林汊金礦區之一
沅陵柳林汊金礦在五強溪鎮辦公大樓
柳林汊停工的老金礦洞之一
石英巖脈自然黃金
沅陵柳林汊金礦:千年金脈的現代新生
沅陵柳林汊金礦開采歷史極為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 - 221年),《后漢書·郡國志》對此就有相關記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
20世紀60年代末,我從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礦產專業研究生部畢業后,來到沅陵柳林汊金礦,參與礦區外圍地質補充勘探工作,成功為該礦提交了100噸新的金屬資源儲量,有效擴大了礦區資源規模,延長了開采壽命。
柳林汊金礦地處元古界震旦紀板溪群板巖地層,黃金賦存于板巖石英脈中,屬于高品位石英脈金礦。
闊別三十余年后,應友人邀請,我重返故地。如今的柳林汊金礦,隨著五強溪水電站的建設,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礦區內,廠房、辦公大樓、文化娛樂設施、子弟學校、職工宿舍樓、商場等一應俱全,儼然一座繁華的小集鎮。在技術革新方面,采礦工藝從原始的手工淘洗,逐步發展為機械化、全自動化作業,還引入了河道挖金船采掘等先進技術。
據了解,2005年,湖南省政府對柳林汊金礦進行整頓重組,將原有的10家采礦權整合為兩家,分別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湖南鑫瑞礦業有限公司運營。這兩家公司以5.8億元收購了采礦權。目前,柳林汊金礦區面積21.6平方公里,年處理金礦石6萬噸。未來3 - 5年,這里計劃建成年處理能力達25萬噸以上的黃金企業,千年老礦正煥發著新的生機與活力。
平江黃金洞礦區
黃金洞礦區在平江長壽街鎮辦公大樓
黃金洞己停工的老采金礦洞
自然金
平江黃金洞金礦:千年金洞的華麗轉型
據《平江縣志》記載,平江黃金洞金礦的開采始于北宋元豐三年,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清末至民國初期(1912年),平江采金點多達360余個,常年從事采金的人數超過萬人,當年產出黃金3818兩,占全國總產量的12%,其黃金純度高達99.2%,榮獲“平江足赤”的美譽,聲名遠揚。
由于開采歷史悠久,黃金洞礦區資源曾一度瀕臨枯竭。為拓展資源儲量、延長開采壽命,20世紀60年代末,湖南省地質礦產局組建412地質隊,我也從沅陵柳林汊金礦調入該隊,參與黃金洞礦區外圍地質普查勘探設計工作。經鉆探驗證,為礦區新增黃金資源儲量120噸。
黃金洞礦區位于元古界冷家溪群板巖地層,黃金產于斷裂帶地質構造的石英脈板巖中,同樣屬于高品位脈金礦。
2025年6月20日,我再次受邀重訪平江黃金洞金礦。如今,這里已更名為“湖南省黃金洞礦業有限公司”。公司擁有100平方公里的采礦權,年產黃金2.5噸,年產值7億元,年利潤1億元。在“十四五”期間,公司規劃年處理金礦石240萬噸,年產純金5噸以上,利稅超5億元,致力于打造成為區域內“核心競爭力強、規模效益優、品牌形象好”的大型黃金礦山企業 。
萬古金礦鉆孔打出的巖礦心
作者李華獻于2025.6.20,.對萬古金礦田40條金礦脈 、74個金礦體、核心地段蘊藏300.2噸黃金,遠景黃金儲量達1000噸分布圖,作了解析
平江萬古金礦:“金腰帶”上的璀璨新篇
史料記載,平江萬古金礦自清代光緒二十二年(1891年)開始采金,至今已有130多年歷史。該礦位于湖南平江縣,地處江南古陸成礦帶,與黃金洞金礦區相鄰,如今已發展成為湖南省最大的金礦企業。
30多年來,湖南省地質礦產局(現湖南省地質院調查監察所)三代地質工作者接續奮斗,累計完成鉆探26.81萬米、槽探5.73萬立方米、坑探1.26萬米,共發現金礦脈40條,圈定金礦體74個。
2022年,湖南省地質院啟動萬古金礦區整合一體化勘查項目。截至2024年,已完成55個鉆孔,鉆探總長度65000米。在甲山礦段1200米深度附近,4個鉆孔成功控制明金礦體。
2024年11月,湖南省地質院傳來重大喜訊:在萬古金礦田地下2000米以上地層,新發現超40條金礦脈,最高金品位達138克/噸,探礦核心區累計探獲黃金資源300.2噸,遠景金屬儲量有望突破1000噸。按2024年11月金價估算,這些黃金資源價值高達6000億元。
這一重大發現引發國際關注。2024年12月1日,美國??怂剐侣劸W對此進行報道;《印度時報》評價稱,這是中國持續加大地質勘探投入的“必然成果”,將為中國應對未來挑戰提供有力支撐。
2024年12月12日,湖南省黃金洞礦業獲得萬古金礦采礦權。初步預計,到2025年,該礦有望新增黃金資源量55噸;“十四五”期間,新增黃金產量將超過110噸。萬古金礦田的重大找礦突破,是湖南地質工作者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安全保障作出的卓越貢獻。
頌黃金詩七首
李華獻/詩
一
結緣地礦終生職,
華夏探金獻國家。
用在高科核武器,
國強民富九洲夸。
二
古老礦區增魅力,
補充勘探煥青春。
黃金開釆豐儲量,
國富民強科技神。
三
中華大地富黃金,
價值連城聚寶鑫。
科技尖端均利用,
航空電子乃核芯。
四
導彈火箭核潛脠,
運用金絲作串連。
穩定性能防腐蝕,
神奇飛躍越天邊。
五
金納治療多病癥。
艾滋癌癥可消光。
大夫患者多榮幸,
運用醫科保健康。
六
黃金科技驚英美,
宇宙飛船護國防。
崛起中華天下曉,
資源豐盛世稱王。
七
勘查老礦青春煥,
雄厚黃金壯國威。
用在尖端核武器,
新聞報道外媒吹。
2025 .6 于長沙地質家園
作者近照
2025.6、作者參觀平江起義紅色展覽館留念
來源:湖南民生在線
作者:李華獻系“共和國建設功臣”、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專家
編輯:徐滿哥
一審:徐滿哥
二審:余 生
三審:吳明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