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場活動上久違看到了范曉萱。
她在臺上唱《我要我們在一起》,在臺下和粉絲話家常,說自己閉關在做音樂,也希望所有人都能珍惜,按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著。
看評論才想起她還有過“所有人的夢中情人”時期,那個蹦蹦跳跳的小魔女模樣。不過范曉萱早已說過,那從來不是她。而這些年她真正做回了自己。
她永遠都是“臺灣七仙女”里最特立獨行最敢的那一個,17 歲的時候就斬斷了”小魔女”的所有光環,轉身在做一個率性酷颯的搖滾音樂人的路上一去不回。而如今時間又增添了淡定和柔軟。
1.
很多人認識范曉萱是因為 1998 年央視春晚上的那首《健康歌》,幾乎每個人都要扭上兩句。
元氣健康可愛的小魔女,是大家對范曉萱的初印象。
不過如果了解范曉萱的童年家庭,大概也會理解為什么她總是說“小魔女”和她沒什么關系。
范曉萱出生在 1977 年的春節,爸媽一個 17 歲,一個 19 歲,都是早婚早育型選手。
2 歲不到的時候,父母就分開了,后來范曉萱在訪談里說,因為她是女孩,爸爸連撫養權都沒有爭取過。
范曉萱和媽媽的聯系比較緊密:媽媽是駐唱歌手,也是她的音樂啟蒙。
從小范曉萱就是人人眼中的“乖小孩”,因為她知道媽媽為了支撐這個家做的努力。她跟著外婆生活,努力念書。也按照媽媽給她的規劃,從 3 歲開始就學鋼琴、學長笛,在音樂班就讀。
媽媽給范曉萱的安排,是束縛但也是對她天賦的成就,媽媽做完駐唱歌手回家后,母女倆會一起聽卡彭特,聽各種古典、搖滾、爵士;范曉萱也在此間摸索出她自己的喜好和音樂世界。
但叛逆反骨,在心內悄悄生長。
12 歲的時候范曉萱寫了一首歌叫《自言自語》,14 歲的時候把它填了詞:“愛是盲目的,戀是瘋狂的,癡是可悲的,我是絕對的?!?/strong>
多年后,范曉萱的好朋友周迅說,就是從《自言自語》開始,迷上范曉萱的。
范曉萱的星路早期很順:13 歲那一年就被相中為廣告 / MV 女郎,出演了短片《放輕松》,成為了恩師李亞明旗下的簽約藝人;
演藝之路也順:1995 年,犯下憑借處女作電影《非常偵探》入圍了第 14 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演員獎,是當時最年輕的影后提名者,和她搭戲的是張學友和周海媚。
她甜美,自然的形象讓她贏得了市場的青睞,公司自然希望她乘風而上,后來她發行了個人專輯《Rain》,當年以 20 萬的銷量一炮而紅。
又過了一年,范曉萱唱了《櫻桃小丸子》和《哆啦 A 夢》,她的兒歌火遍了大街小巷:那時候的她,只有 20 歲。
然而,獲得了很高關注度的范曉萱卻時而感到迷茫,那一陣子她覺得《健康歌》很煩,公眾人設和她心里的表達總是有些差池。
想來也是,14 歲填出《自言自語》里的這種詞,16 歲要在節目上唱《健康歌》,也真的是需要逆著性子的事情。
那一陣子人人都喜歡這個小魔女,唯獨小魔女自己。
2.
但范曉萱的夢想一直是當一個創作歌手,“小魔女”慢慢地,好像變成了一道坎。
雖然她也會盡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但這樣的表達和她真實的需求卻總是有錯位。
在發行了《Rain》之后,所有人都期待她繼續以這樣甜美的形象征服市場,《我要我們在一起》也是在這樣的情勢下誕生的。
2000 年,憑借新專輯《我要我們在一起》獲得了臺灣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那一天的頒獎嘉賓是張國榮。當張國榮念出她的名字,范曉萱一時都沒敢相信。
這張專輯是范曉萱給喜歡和期待她的所有人,交出的一次滿分回饋。但也是她的轉折,歌曲里的爵士、搖滾元素,已經昭示著不同。
在《我要我們在一起》之后,范曉萱決心走自己的路,后來她便果斷地成為了那個“不良少女”,打唇環舌環紋花臂。
很多人覺得那是轉型,范曉萱說其實“小魔女”才是她的轉型,她希望大家都能真正喜歡她的音樂。
緊接著,范曉萱發布了獨立制作專輯《爵士名伶》,和過去那個內心反叛的“小魔女”劃清了界限。如果有機會,誰都要從一而終地為自己而活。
當然要付出代價。
范曉萱其實是個很敏感的人,那個時候她開始被很多人不解,不睬,收入和商業價值自然面臨動蕩;而市場回饋也并不樂觀,唱片銷量結果也不好。
公司希望她帶回假發,挽救人氣,人人希望范曉萱還是那個范曉萱。
2001 - 2003 那段時間,她一度陷入抑郁癥,體重暴跌。
在采訪里她說,
”我不知道該怎么樣和世界相處,不知道大家的價值觀”,那幾年的她快要不想和所有人接觸。
也就是在這樣的聚散,掙扎中,她跌撞成長。
3.
生病的那幾年,范曉萱一直在寫歌,彈琴,音樂總是最好的出口。
痊愈復出后,她完成了自己獨立包辦創作的第一張專輯《還有別的辦法嗎》。
在外人看來她失去好多名聲和愛,人氣再不復當初,人也逐漸進入半隱退狀態。但恰好又能說明范曉萱實在是太自愛,后來在節目上她說可以接受被忘記,但不會再做回小魔女,因為
如果不這樣走的話一定會后悔,人生很短,只想早點開始想做的一切”
后來范曉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步步靠自己艱難打開市場。
某一天,她在一場音樂節的錄像上發現了一只叫“雞腿飯”的樂隊,她決定跟他們簽約。而也正是因為這個契機,她認識了雞腿飯的主唱,也是她的伴侶 Allen,兩人三觀契合,彼此懂得。
2007 年,范曉萱 30 歲,有了自己的獨立樂隊 100%樂隊,而 Allen 是隊中的吉他手。
愛和理解,也在治愈著她。
范曉萱其實是太自愛和自我尊重的那種人,在真正想做的事情上她走得從心所欲。
雖然運營 100%樂隊沒有那么多制作成本和宣傳預算,但她按自己的感覺寫歌做音樂,包辦詞曲、錄音、打樣、企劃,甚至包括整體造型設計和 MV 拍攝。
“我喜歡我的雀斑我的誠實我的思考我的信仰,我喜歡我的道理我的潔癖自由地做自己”,在《那種女孩》里她唱。
4.
這一次范曉萱復出,唱了《我要我們在一起》來緬懷大 S。
這個在臺灣七仙女里活得最恣意的人,也最真切柔軟。
想起 S 剛去世的時候,范曉萱給她的發文,是最飽滿和情真意切的,也是真的“看見”了大 S。兩個人的性格看上去迥異,但也殊途同歸,都是太渴望活出自己的人。
之前上《奇遇人生》的時候,大 S 和其他好友都評價她是個“慫貨”,根本不會發脾氣,每次她以為自己說了很多狠話,結果其他人感受不到她話里有火氣。
也常常參加公益活動,把專輯所得拿出來捐給公益組織。
堅韌和心力放在音樂里,酷酷做音樂人范曉萱。節目里的范曉萱也會說,到了這個年紀,她沒有那么想被“看見”。
曾經環境讓她覺得自己在與世界為敵,如今也慢慢找到了舒服且瀟灑的生活方式。
跟歌迷講話的時候范曉萱還是會講著講著就哭出來,其實是明白了無論何時,都記得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是什么。找到,并且長此以往地珍守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