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又到了很多孩子最期盼的暑假。
如何給孩子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成了很多父母當下最頭疼的問題。
帶孩子旅游,成了很多父母的第一選擇。
一位朋友說:
“好像一到暑假,身邊的親戚朋友就會帶著孩子到處旅游,我真的不太想去。”
“40度的高溫,人又多,住宿、機票的價格還不便宜,真的不太友好啊!”
“暑假是一定要帶子旅游一趟嗎?”
“這么熱的天,白天上個課,有時間去水里玩一玩,感覺也挺舒服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刷到過這個視頻:北京40度的天氣,會懲罰每一個來北京的小朋友。
把孩子都熱哭了……
確實,大熱天的出門旅游,真稱得上是一種“酷刑”。
其實,暑假除了帶孩子到處旅游,還有更多有趣的活動。
大格局的父母,暑假不妨帶著孩子做這5件事,他會一天比一天優秀。既能開闊孩子的視野,又能豐富孩子的生活。
回老村老家住幾天
生活在在城市里的孩子,大都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缺乏對農村生活的感悟和歷練。
有條件的話,父母帶著孩子回農村多住幾天。
去農村體驗生活,腳踏實地在田間,感受綠草茵茵的充盈,那將會是孩子人生中寶貴的經歷。
帶著孩子下田鋤草、砍柴燒飯、挑水,讓孩子親自感受一下肩膀上的痛,體驗一下烈日的苦。
讓孩子去田間勞動,遠比告訴他一千次“好好學習”更有用。
只有親身試過,親眼見過,孩子才能從根本上體會到生活的不易。
才會知道感恩、懂得珍惜,從而不斷上進和拼搏。
學一項生活技能
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初中生、高中生不會洗襪子、刷碗筷……
孩子在家的時候,或許可以依賴父母,可是當他離開父母后,走向社會后,如果連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會,又怎么獨自生存呢?
高分低能的孩子,注定走不長遠的。
假期里,讓孩子學著整理房間,自己洗衣服,學做一道菜,這些看似很平常的自理能力,才是我們最應該教會孩子的。
帶孩子親近大自然
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城市里,整天面對的都是車水馬龍和鋼筋水泥。
其實,大自然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課堂。
大自然就像一本豐富的百科全書,值得孩子們細細翻閱。
趁著假期,讓孩子遠離手機的誘惑,放下沉重的書館,去聽林中的鳥鳴,看山間的明月,觸溪澗的流水。
既調動孩子的思維力、注意力、觀察力,還能激發孩子進一步探求知識的欲望。
這樣長大的孩子,內心往往更強大、更豐腴,對生活也會多一份期待。
每天運動半小時
一位心理學專家說:
很多孩子之所以專注力差,做事磨蹭、拖拉,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運動量不足。
平時上學的時候,孩子因為學業繁忙,很少有時間來運動。
但你要知道,學習就像一場馬拉松,弱不禁風的身體,是無法支撐到終點的。
不妨在這個假期里,讓孩子選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比如:游泳、跑步、踢球、跳繩……
每天堅持下去,讓孩子的情緒得到釋放,性格也能變得更加堅韌。
成就孩子的,從來不光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還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和孩子一起廣泛閱讀
我閨女不愛看書,可是我喜歡,從她三年級開始,我看書的時候就拉著她陪我。
剛開始隨便她認真不認真,只要她愿意拿著書安安靜靜地呆在你跟前,那你就成功了。
慢慢地她會覺得,書真的很有意思,尤其是她喜歡的書。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用心。
父母放手手機,做好榜樣,捧起書本;
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營造讀書氛圍;
放手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書,培養閱讀興趣。
人生處處是風景,生活處處是課堂。
孩子的生活和童年,不能一直被捆綁在課桌旁的一畝三分地。
將所學知識在實踐中升華成自己的智慧,轉化為實用的能力,找到學習的方向,創造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暑假,有的父母,讓孩子盡情地玩,看手機打游戲,這是放養;
有的父母,列滿了學習計劃,想讓孩子趁著假期“彎道超車”,這是圈養;
無論放養或圈養,都走上了極端,最終會事與愿違。
不妨帶著孩子做這5件事,才能讓他們越來越優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