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啟動以來,九江市深入貫徹落實“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進普查工作。通過系統化部署、精細化實施、規范化管理,全市“四普”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不僅為全面摸清文化遺產資源家底提供了可靠依據,更為傳承歷史文脈、摸清全市文物家底、守護歷史根脈奠定堅實基礎。
上下聯動聚合力 精準施策提質效
多措并舉構建高效普查體系。一方面積極對上銜接,主動向省四普辦匯報工作進展,及時反饋技術難題,并邀請省級四普辦專家組進行實地指導,開展專業答疑;另一方面強化對下統籌,推動13個縣市區文物行政部門建立,落實專人負責,引入第三方專業力量,整合全縣普查隊伍資源,通過明確責任分工、優化資源配置,有效提升了普查工作質效,為全面摸清縣域文物資源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機制支撐。
普法防患同行 文物安全共擔
精心策劃、積極宣傳。利用政府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發布關于普查工作進展、文物線索征集和文物保護知識科普。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上還專門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進行了全面解讀,通過案例講解、互動問答等方式,向公眾普及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強調“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現場還設置了“消防安全月”主題展覽,結合近年來文物建筑火災案例,向公眾和文物保護單位負責人講解古建筑防火知識,提升文物安全防范意識。
普查彰顯價值 遺存印證歷史
文物普查是文物保護的基礎性工作。自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啟動以來,九江市四普工作小組按照“全面調查、科學認定、精準錄入”的原則,經過嚴謹的實地調查和細致的內頁整理,扎實推進不可移動文物復核和新發現登記工作。截至目前,工作組100%完成全市3000處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的現場復查及數據上傳錄入工作;新發現并登記的600處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如古民居、古道、古橋、碑刻等,已全部完成數據整理和信息上傳工作,為后續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據。
影像銘刻遺存 普查再現風華
為讓社會公眾更直觀地了解文物普查工作,九江市四普工作小組還策劃拍攝了“四普”風采紀實宣傳片。攝制組跟隨普查隊員的腳步,深入廬山腳下的古村落、鄱陽湖畔的古祠堂、修水河畔的古遺址等地,記錄下文物普查的艱辛與收獲。
目前,宣傳片已完成實地取景拍攝和初片剪輯工作,預計將于7月正式發布。影片不僅展現了九江豐富的文物資源,還聚焦了基層普查隊員的故事——他們跋山涉水、走村串戶,用腳步丈量歷史,用專業守護文明。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九江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從法律法規宣傳到實地普查登記,從公眾參與到影像記錄,每一項工作都在為九江的文化遺產保護添磚加瓦。未來,九江市四普工作小組將繼續深入挖掘文物價值,推動文物保護與鄉村振興、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讓潯城的歷史記憶永續傳承。
(圖文來源于“九江文旅發布”,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