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雷,這位寧夏中衛的殘疾公益人,再次以“裸捐”的方式引發公眾關注。2025年6月,他自費籌集19噸物資馳援貴州榕江洪災災區,總計花費約5.5萬元,包括大米、方便面、礦泉水、手電筒和手套等急需物品。捐贈完成后,其銀行卡、微信錢包、支付寶余額分別歸零或僅剩幾毛錢。
出生于1980年的胡雷,因小兒麻痹癥導致雙腿癱瘓。父母過世后,兩個妹妹早已出嫁成家,只留下他獨居在中衛破舊小屋。沒有穩定工作的他,經濟來源是撿廢品賣錢、擺地攤賣手工藝品、短視頻直播打賞,再加上殘聯每月發放的困難補助。這些零散收入構成胡雷的全部生計。
有報道稱,胡雷累計捐款超過100萬元。按照他的收入來源構成來看,恐怕胡雷是真正的“月光一族”。
我欽佩他的選擇。在常人看來難以承受的生活困境之下,他卻一次次將自己微薄的積蓄全部用于幫助他人。
但若冷靜審視,胡雷的“裸捐”與普通人、富人的“裸捐”有著本質區別。
普通人做慈善,多是在滿足自身基本生活需求后,將多余的部分用于幫助他人。其行為更多是一種力所能及的善舉。富人做慈善則往往有更雄厚的財力基礎,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捐贈或設立慈善基金等,對社會公益事業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陳光標?這次貴州榕江遭遇嚴重洪澇災害,有消息稱,陳光標也宣布捐贈2000萬醫用物資。雖然很多人對其所自詡的“暴力慈善”不以為然,認為更多是一種炒作,借機兜售某些生意。但至少,陳大善人是有一定家底的,他炒得起。
而胡雷目前參與慈善的做法,如果現有捐贈信息屬實,則是將本就脆弱的生活徹底掏空。他沒有退路,也沒有兜底機制,一旦遭遇突發健康問題或生活變故,后果堪憂。
胡雷長期患有由小兒麻痹癥引發的后遺癥,面臨“小兒麻痹后綜合征(PPS)”的風險,表現為肌肉萎縮、疼痛和疲勞加重。這種疾病隨年齡增長可能進一步惡化,治療和康復費用不容小覷。
他本人雖未提及具體醫療支出,但從其日常收入結構來看,幾乎沒有能力為未來健康風險預留儲備。換言之,他的慈善行為是以犧牲個人基本保障為代價的。
我對慈善公益的理解是,助人者,應先自助。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自我完善是行善的前提;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指出,慷慨施予是德性之一,但這種慷慨應建立在自身具備一定物質基礎和能力之上,否則便難以實現真正的慷慨。
上述思想共同指向一個核心觀點:真正的慈善不應是無底線的犧牲,而是建立在理性評估與自我保全基礎上的持續付出。一個人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可能長期、穩定地幫助他人。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應鼓勵人們在自身能力范圍內承擔社會責任,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不是要求個體不計代價地付出,否則將難以實現可持續的公益與慈善行為。
令人隱隱不安的恰在此處。我看了胡雷的直播及視頻,有一種感覺,公益成為胡雷當下生活的全部支點,這樣的生存狀態,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百萬粉絲的關注,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直播間的打賞是網友對其義舉的支持,擺攤的收入凝聚著日復一日的汗水,這些本應滋養生命的養分,按照胡雷的說法,全部化作救災物資流向遠方。
這是否說明,一旦“跪行巨人”成為不可替代的道德符號,胡雷就不再是純粹的個體,而是被公眾期待塑造的慈善圖騰?
胡雷要明白粉絲經濟的另一面。社交媒體時代的關注,就如同潮水,既能將人托舉至一個連他自己都無法想象的高地,也能在退潮時留下一地狼藉。
假設有一天,胡雷因身體原因無法繼續奔波于災區,或者因病情,難以維持高強度公益,那些曾經簇擁的掌聲是否會悄然消散?甚至是否會有不明真相的粉絲,由粉轉黑?
上網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網上熱捧的眾多公眾人物,從“最美……”到“最慘……”的敘事反轉,往往只在轉瞬之間,無論是出自什么樣的原因。
從胡雷的言行中,我有一種感覺——他似乎也被粉絲、網友以及輿論所營造的“苦難圣人”形象所綁架,在神壇上持續燃燒自我,卻失去了回歸平凡生活的退路。
心理學中有個理論叫做“自我認同理論”。自我認同的形成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的: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例如,個人在社會環境中塑造了他們自己的身份,而文化也會對自我認同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
當公益成為胡雷唯一的身份標簽,其自我價值感便與慈善行為深度綁定。這種看似崇高的生存狀態,實則暗藏危機:一旦公益行動受阻,就可能引發存在意義的崩塌。
就像希臘神話中被迫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胡雷在永不停歇的慈善循環中,是否還能找到屬于“胡雷”這個個體的生命支點?
站在醫學報告的視角,這種生存狀態更顯殘酷。以這次救災為例,根據報道,胡雷連續奔馳多日,只睡了幾個小時。小兒麻痹后遺癥患者的肌肉萎縮具有進行性特征,每次過度勞累都在加速身體機能的崩塌。
當他在災區跪地搬運物資時,顫抖的不僅是雙膝,更是整個生命系統的警報器。
以健康為代價的公益,是不是對生命價值的錯位衡量?
從關心胡雷自身的角度來看,他是否應該多一些公益之外的生活?答案是肯定的。他可以培養一些新的興趣愛好,比如閱讀、寫作或者其他輕松的娛樂活動,這樣不僅能夠豐富自己的生活,也能緩解心理上的壓力。
他現在是百萬粉絲的名人了,哪怕不直播帶貨,能否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開個網店,銷售一些家鄉土特產,也能多些收入,為后續的治療及生活做好準備。
如果我們真的關心胡雷,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作為一個媒體干過多年的老炮兒,我覺得同行們應該減少對胡雷奉獻行為的過度渲染,而是全面展示他的生活與個人需求,關注他的身心健康。還可以利用自身影響力,發起公益活動,為胡雷的生活提供實際幫助,如籌集醫療基金、改善生活條件等,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他全方位的關懷。
各位網友應給予更多理解和支持,當胡雷因身體原因無法繼續公益時,給予他充分的理解,而不是質疑或指責。還可以關注胡雷的生活需求,通過志愿服務、捐贈等方式,為他的日常生活提供幫助。
到目前為止,胡雷似乎是獨行俠,那么,各類慈善組織能否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幫助他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公益模式?
而對于胡雷本人來說,是時候放下某些執念。你是一個普通人,甚至是一個病人,理應擁有更平衡、健康的生活。公益是人生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愿胡雷在公益與自我之間找到平衡,讓人生更加充實而有意義。
全文完
愿本文令有緣讀到的朋友滿意,如您喜歡,煩請給文章一個點贊、在看或者轉發,也請關注我的公號。
感恩生命里與你的每一次相逢,都是時光饋贈的溫柔奇跡。
作者簡介
當你關注財經和時事熱點時,我愿與你分享背后的故事和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