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文慧
6月29日,廣東醫科大學正式啟動AI醫學院(GDMU-AIMS)。據悉,這是我國首個AI醫學院。
首批共有 30多個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醫學領域行業與場景大模型、高質量數據資源,100位名師名醫、20多家生態伙伴入駐。
廣東醫科大學為廣東省屬重點建設大學,目前有6個ESI全球前1%學科,已進入全球前3‰,5個專業廣東省第一,8個專業廣東省前三,15個專業全國前十。
此前,該校已在大數據與智能醫學多有發力,布局了 智能醫學工程、智能科學技術、大數據科學與技術等專業,開設了“智能醫學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雙校聯合培養學位,建設了“健康醫療大數據工程中心”,設立了“人工智能與心腦血管工程灣區實驗室”“廣東省數智健康醫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據了解, 廣東醫科大學AI醫學院是首個在網絡空間中構建的,基于鴻蒙生態的醫學智算中心和人工智能底座上的“虛實融合、軟硬一體”數智醫學院,是與真實世界醫學教育并行的AI醫學教育空間。
開發的智能體“AI醫學同伴”將成為醫學生全成長周期的AI學習智能助手,為醫學生臨床學習進行全過程的精準畫像和終身學習的主動支持,通過沉浸式自主學習和AI訓練全面提升醫學生的AI素養并通過AI賦能提升醫學教育質量。
該醫學院首批入駐了20多個來自院士團隊、國家醫學中心等頂尖專家團隊研發的大模型。
例如,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侯凡凡院士團隊的“智腎”慢性腎臟病大模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推出的“福星”兒童肥胖大模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同濟·木蘭”女性腫瘤大模型等。
同時,醫學院還與20多家AI和生物醫藥與大健康企業構筑AI醫學創新生態,鏈接全球22個公開數據庫。
除了廣東醫科大學,近期,不少醫學院校積極擁抱人工智能。
6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宣布,正式成立“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第一任院長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范先群擔任 。
更早前的5月20日,同濟大學舉行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行動發展大會,聚焦“工程智能引領,新域新質發展”這一主題,會上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