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坪法院依法判決被告李某某10日內支付原告劉某某10年前的借款。判決送達后,被告李某某以未收到借款和已過訴訟時效為由不服判決提起上訴,后經漢中中院二審審理,認為原審判決認定案件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法駁回原告上訴,維持原判。
原告訴稱,原被告系朋友關系,2016年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劉某某借款30000元并出具借條。借條上未約定還款時間,借款時也未說借款時間。后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要,借款至今未向原告還款。原告無奈訴至法院請求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被告李某某辯稱,原告起訴主體不適格,被告不是債務人。該借條存在明顯篡改痕跡,原告擅自將另一借款人胡某某抹掉,已達到將債務全部由被告承擔的目的。被告并未收到該筆借款,借款合同不成立。即使認定借款合同成立,該案已過訴訟時效。該借條并未約定借款期限,原告最后一次催要借款的時間為2019年6月10日,至今已過三年的訴訟時效。原告主張的利息不應得到支持。綜上,請求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請。
該案經佛坪法院一審審理認為,一、原被告借款合同關系成立。本案原被告為朋友關系,被告李某某2016年因資金周轉向原告劉某某借款,并出具借條,借條未載明還款時間。借款后,原告一直向被告催要還款,2019年6月10日,原告向被告發短信要錢,被告短信回復“這段時間沒錢,年底看能不能給你想點辦法”,此后原告多次給被告打電話,并到被告老家尋找,均未聯系上被告。本案中,被告向原告出具了借條,并載明借款為現金30000元,結合原被告短信聊天記錄內容,原被告之間借款事實明顯,被告辯稱該借款為和胡某某的共同借款,但并未舉證證明自己的主張。原告借條和短信聊天記錄能夠證明原被告之間借款合同關系成立。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的借款利息和法律服務費,于法無據,該訴求依法不予支持。三、關于訴訟時效。被告向原告出具的借條中,并未寫明還款時間,借款時也沒有約定還款時間,原告也未提出要求被告還款的寬限時間,應當適用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不超過20年的法律規定,雖然原告稱借款期間多次催要,盡管沒有舉證證明自己的催要記錄,但從原告第一次催要借款即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起訴之日未超過20年,其債權請求權依法應當予以保護,不適用3年訴訟時效的規定,被告不能因為自己未履行還款義務而導致債權消滅。綜上,法院判決被告償還原告借款本金并駁回了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利息和法律服務費的主張。
一審判決后,被告李某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定,原告主張案涉借款系借條出具后現金交付,并提交被告出具的借條及向催要還款的短信記錄,上述證據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能夠證明借款事實。關于本案訴訟時效。案涉借條上并未約定還款期限,故被上訴人可隨時要求借款人還款,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從本案證據來看,被上訴人在催款過程中并未向上訴人明確借款寬限期,故原審適用最長20年訴訟時效保護期并無不當。綜上認定一審認定案件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訴訟時效是涉訴群眾比較關心的問題,也是咨詢較多的法律問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一、關于訴訟時效的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民法典”從一百八十八條至第一百九十九條,用12條法律詳細規定了訴訟時效。需要注意,一是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二是特別訴訟時效期間。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也就是說除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外,法律上還規定了特別訴訟時效期間,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26條規定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計算。
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計算。這些規定是對訴訟時效期間有特殊規定,優先于“民法典”中關于普通時效期間的規定適用。三是最長訴訟時效期間。與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和特別訴訟時效期間相比,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最長訴訟時效采用客觀標準,從權利受到損害之日開始計算。二是不考慮權利人何時知道權利受到侵害及具體義務人。即使權利受到侵害后權利人一直不知道,但是只要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除極特殊情況下的訴訟時效延長外,法院就不予保護。三是具有固定性,該期限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固定為20年時間。
二是關于訴訟時效期間起算。訴訟時效期間自何時起算,主要有兩種起算標準:第一種是主觀標準,從權利人知道受到侵害的時間起算;第二種是客觀標準,從權利受到侵害或請求權發生之時起算。我國“民法典”中普通時效期間的起算需滿足以下條件:1.權利客觀上受到侵害。權利受到侵害是訴訟時效期間起算的前提之一,如權利未受到侵害,不涉及訴訟時效問題。2.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雖然權利客觀上受到侵害,但是權利人可能并不知道權利受侵害情況,故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應將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侵害作為條件之一。所謂應當知道指的是以一般人的標準,權利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3.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具體侵害人。權利人知道權利受侵害還不夠,如果不知道侵害人是誰,也無法行使請求權,故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還需要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具體的義務人。除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外,本條還規定了最長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和特別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其中最長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特別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依法律規定。
三、關于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和延長。“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條規定了訴訟時效中止的情形,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三)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四、不適用訴訟時效的情形。“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五、關于訴訟時效抗辯的援用人范圍。一是法院。“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訴訟時效制度原則上只能由當事人主張,而法官不能主動引用。二是當事人。首先債務人是訴訟時效制度的主要援用人。其次連帶債務人。如果訴訟時效對連帶債務人中的一人完成,其他的連帶債務人也就該債務人負擔的債務免除責任,所以,同樣允許援用。第三是保證人。“民法典”第七百零一條規定,保證人可以主張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債務人放棄抗辯的,保證人仍有權向債權人主張抗辯。
六、訴訟時效抗辯的提出時間。《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來源:佛坪縣人民法院 編 輯: 燕子 審核: 臨風
漢中市新媒體協會成員單位
法律顧問:陜西眾致(漢中)律師事務所 周樂律師
點擊在看,轉發周知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