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詩
月亮、月亮......
文/張帆
終于搬家了
父母用了一輩子的積蓄
和我幾十年的存款
在城里買了一套房
累了一天
妻子和孩子都早早地睡了
我睡不著,爬上樓頂
想看一看久違了的月亮
一抬頭
月亮老老實實地掛在那兒
像一個花光了所有錢財的窮光蛋
耷拉著腦袋,沒精打彩
思索著生活的壓力,家庭的重擔
在光芒鋪開的地方
再也不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和
流著溪水的小壩
再也聽不到熟悉的蛙鳴和
迎接主人而歸的狗叫
離開了家鄉,在這個城市
我和月亮像是一對
從外鄉流浪到此的棄兒
情無依,心無靠
月亮啊月亮
你明明知道我最怕你關切的目光
可為什么你還要把你的柔情傾吐在我的身上
讓我在這個冰涼如水的夜晚
為故鄉失眠,為父母
打谷的父親
文/張帆
火辣辣的太陽
在嗮谷場上鋪了一層金黃
打谷的父親,也在嗮谷場上鋪了一層金黃
那是整個秋天的重量
太陽下,他打谷的姿勢
像一把鐮刀,確切說
是彎得像一把鐮刀,或者說
像一把彎了的鐮刀
每過一段時間
他會用一把像他瘦的揚叉,把陽光和稻谷
翻過來,又翻過去,像歲月
在人間重復著生活的疾苦
那么大的太陽,那么毒的光
父親不曾歇息片刻,盡管嗮谷場的旁邊
長著一棵擁有一大片濃蔭的大槐樹
且風中的葉子不停地向他招手
我看見他身上的破背巾
比肉還貼得緊,后脖頸上
流淌的汗珠,比新的谷穗
更金黃、更飽滿
一群遠道而來的麻雀
欣喜地跟在他的身后
尖尖的嘴巴,不停地琢食著
陽光、谷穗和他滾落的汗滴
母親的夜
文/張帆
母親的夜,很瘦
瘦得像她病了的身體
仿佛輕輕一咳
夜,破了
天,亮了
母親的夜,很漫長
有納不完的鞋底
有縫不完的衣裳
-盞燈
熬瞎了她被歲月沉陷了的眼睛
每當夜幕降臨,我就覺得
母親就是從燈芯里
跳出的燈神
用她的慈愛和善良
溫暖我們幼小的心靈
每當深夜,我就認為
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
就是母親,用關切的目光
注視著我們,在人生的路上
一路健康平安地前行
母親的夜
很靜
靜得像一滴水
滴進我心里的
盡都是對她的思念
母親的夜啊
很清
清得像一輪明月
那一縷縷閃亮的光輝
全都是對她的掛牽
母親割麥子
文/張帆
母親在前面割麥子
我在后面拾麥子
母親向前移一步,我在后面緊跟一步
像一只離不開母親的小麻雀
有時,割快了
她就會在前面等一會
并回過頭來看我幾眼
怕甩遠了,弄丟了我
麥田的麥子,顆顆圓潤而飽滿
有激動,有欣喜,有感激
長長的麥芒,在陽光中閃亮
常常刺得母親只流淚
母親在割這些麥子的時候
總是先用左手把它們順在一起
然后右手握著鐮刀,輕輕地割,生怕弄疼了它們
就像小時候醫生跟我們打針那么溫柔
做母親的麥子,多好
做母親的孩子,多好
她總是用她不經意的愛
給你安全和幸福
母親在前面割麥子
像一只覓食的母雞
我在后面拾麥子
像一只撿食的小雞仔
下山的夕陽
有時把我們的影子
照得一前一后,有時把我們的影子
合二為一,在人間,緊緊地抱在一起
鋤草
文/張帆
天一亮,父親扛著鋤頭就出了門
他去肖家畈鋤草
至于鋤棉花田的草
還是鋤芝麻田的草
這個木訥而沒有主見的人
只知道勞動,緘口不言
鋤草,就是鋤草
哪有那么多講究
棉花田是田,芝麻田也是田
棉花是莊稼,芝麻也是莊稼
都要鋤,在他心里
不是一家人,就不進一家門
昨天沒有鋤完的草,今天鋤
這次鋤的草
就是把上次沒有鋤完的草
在鋤一遍
至于中午吃什么飯,什么時候收工回家
這個木訥而沒有主見的人,他只字不提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詩對生存生命的揭示。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